第十三章 所谓两难勉为其难(1 / 2)

眼前这场景,李青云心里直嘀咕,剧情线的修正力还真是顽强。

李青云当即拱手:“在下李青云,淳安知县,阁下一片好心,但这水,海知县怕是不会喝。”

海瑞:“……”

这人好怪,明明第一次相见,居然自作主张,虽说,这茶水,自己确实不会喝。

海瑞不说话,李青云自觉担任活跃气氛的作用,虽然明知眼前人身份,但还是假装不知,问道:“阁下是……”

“我是谁不重要,倒是二位,我有所耳闻,”高翰文一摆手,“两位所任的县,一个全淹了,一个因为分洪淹了一半,身上的担子重啊,朝廷这次提出的“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略,不知二位如何施行。”

海瑞不看他,一口一口将干了的米粑吃完。

李青云望着高翰文:“淳安县还好,目前已经控制住了局面,只是这改稻为桑在淳安县断不可再继续扩大,不然到时候民怨四起,所谓两难非但不能自解,还会形成对立。”

高翰文皱起了眉头。

李青云继续说道:“天下之事,难就难在,和人人都有关,人人都想插一脚,你要做的好了,别人看不惯,逼你一下,事情就黄了,然后人人都做不好。”

高翰文忍不住:“难,难就不做了吗?”

李青云不回话,吃完米粑的海瑞朗声道:“当然要做,但怎么做就要看杭州知府高翰文的。”

当下,房内顿时一静。

海瑞收拾好荷叶,接着说道:“按这个方略去做,淳安建德两个县的百姓把田都贱卖了,改稻为桑也就成了。那时候该发财的发了财,该升官的升了官。

到了明年,老百姓都没有了田,全都饿死,难,还有什么难,不知道这是不是新任的知府大人说的‘两难自解’?”

海瑞言辞之激烈让高翰文眼神为之一震。

他紧紧地盯住这个新任建德知县,问道:“阁下是如此看待这个方略的?当真认为官府会让大户将百姓的田贱卖了去?”

海瑞摇摇头:“我还是那句话,你应该去问新任杭州知府,你去问他,如果灾民没了粮,到了要饿死人的地步,那个时候,八石粮,十石粮一亩田,卖是不卖。”

高翰文说道:“官府不会置之不理。”

李青云接过话:“我们怎么看待这个方略不重要,重要的是,巡抚衙门里面的官员们怎么看。”

他接着说道:“我从淳安县本地大户嘴里掏出了粮,好不容易控制住了灾情,眼下巡抚衙门里的大人们不仅断了我们的赈灾粮,还不许我们从苏州自己运粮。

淳安建德的百姓就当真如此不幸吗,他们就非要成为改稻为桑的牺牲品。”

话说到这里,李青云的情绪激动起来:“人人心里装着大局,谁在乎过淳安无辜的百姓。

他们的秧苗都抽了穗,眼看就要收成了,难不成还要毁掉秧苗,种下桑苗吗?

百姓何其苦哉!”

高翰文已然默不作声,海瑞所说的话与胡宗宪在驿站叮嘱他的并无二致。

至于李青云的话,则让他更加尴尬。

他就差指着杭州府官员的鼻子骂,骂那群只会拖后腿的贪官,自己辛辛苦苦在前线赈灾救民,他们在后方不帮忙就算了,还帮倒忙。

为官不仁,只想苦一苦百姓。

三个人僵在了那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