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你们当我是傻子不成?56(1 / 2)

“那就等胡部堂。”海瑞做了定论,随后他又问道:“现在随着淳安建德情况好转,生产队的效率正在慢慢降低。”

“人之常情,”李青云早有预料:“当生活逐渐好转,由无产变有产,心思自然就不会放在生产队上。”

海瑞:“以前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现在大事办完了,自家的事就变得重要了。”

李青云:“告病请假人越来越多了,更多的百姓开始关注自己手底下的桑田农田。对于生产队里面的任务已经不大上心。别人的始终比不过自家,也是时候改了。”

“改,而且要快,”海瑞对手底下那群官吏太了解了,“在搞出人命之前,就可以把生产队模式停了,换回以前。”

李青云:“可以留下来,新制与旧制并存,每个月给队长发点粮米,把体制留下来,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以后还可能会有大用。”

巡抚衙门里,何茂才气急败坏地拍着桌子,大动肝火。

“这群狗娘养的徽商,出尔反尔,放我们鸽子,别让老子找到机会,不然……。”

郑泌昌眼神阴冷:“几个商人哪里来的胆子敢和我们斗,说的好好的,突然说不来就不来了,背后肯定有人通知他们。”

“那是谁,”何茂才的大嗓门吵得震天响:“总不能是胡宗宪提前察觉,他不是在前线打仗吗,哪里来的情报和机会告知他的同乡。”

郑泌昌也很恼火,他的计策屡次失败,都不由得怀疑自己,是不是安逸太久了,手段生疏了。

“你先别急,杨公公和我们还在一条船上,咱们还有时间,让我好好想想。”郑泌昌安慰何茂才,同时也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

“那凭什么就我们到处忙,他姓杨的屁都没见放一个,钱是大家一起贪的,大堤也是大家一起毁的,我们出了事,谁也逃不了干系。”何茂才愤愤不平。

郑泌昌知道是这么个理,但活命的希望不能寄托在别人身上,何茂才气话说完,该干还是要去干。

想想前车之鉴,常伯熙和张知良死前只知道哭喊李玄救他,但李玄又能如何,也是一个死法。

“老郑,你说句话啊,快想想办法。”

“别吵,我这不是在想吗!”

郑泌昌沉默了一会儿,沙哑着嗓子说道:“眼下咱们的麻烦说多不多,就两个,一个是军需,一个是改稻为桑,只要做好了,浙江的这些丑事咱们都能遮过去。”

“军需需要钱,很多很多钱,那些官员不好得罪,已经榨不出油水了,咱们只能像之前那样办。”

何茂才问道:“怎么办?”

“还是老办法,找富商,找南直隶,安徽,江苏的,能够吃的下沈一石作坊和丝绸铺的富商,把沈一石的家产卖出去,钱就有了,再让那些富商承办丝绸生意,这样改稻为桑也能完成。”

何茂才有些不自信:“去哪里找这种……富商?”

他本来想说冤种,但想想也不是很好听。

郑泌昌:“那几个徽商最适合不过,既是胡宗宪的人,手底下也有钱,吃得下这生意,可惜……”

何茂才突然想到什么:“老郑,你说李青云怎么样,我可打听过了,他们家在苏州颇有家资,吃下沈一石的东西完全不成问题,他和那个海瑞也盯着生丝收成,正巧也方便。”

郑泌昌瞥了他一眼:“你当李青云是傻子不成,人家本来就对这个烂摊子看不顺眼,怎么会接手这些生意?”

他又问了一句:“你觉得以他的性格,能做好宫里的生意?杨公公会让接手?”

何茂才噎住了,一时间说不出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