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北平困境 97(2 / 2)

北平的军火库在城南,因为火药的保管非常严密,所以会有专人看管。

在得知京城来的大官要查阅火药库时,看管的小吏已经将历年北平火药的存放,支取,损耗,存库的清单整理的清清楚楚。

周祯看着眼前摆放整齐地账目册,不由得意有所指道:“看来殿下准备的很充分啊,将一切都整理的井井有条。”

朱棣装作听不懂他说话的样子,反问道:“北平在半月前就得到朝廷的行文,说周大人回来北平查案,提前准备好存档不正常吗?”

周祯笑了笑,伸手抽出一本存档,自顾自的说到:“正常,殿下如此心细,想必火药的数目应该是分毫不差吧?”

朱棣将头转向一边,没好气的说道:“数目有没有出入,周大人查过之后,自然知晓。”

随手将自己抽出的存档丢了回去,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笑道:“查,当然要查,下官自会让人去查,不过殿下可否带下官去北平都司,本官想见见火器营的军士。”

朱棣冷笑一声,不置可否的道:“周大人想见自然可以,不过现在我北平都司还尚存的火器营士兵只有不到二十人了,您随时都可以见他们。”

似乎是没有听到朱棣话语中的嘲讽,周祯依然是笑眯眯的模样:“既然如此,那就辛苦殿下了,您请。”

朱棣哼了一声转身带路,一旁的徐达则像是个透明人一样,只是在旁眼看着,一言不发,他心里是相信朱棣的,正因为如此,他不能帮朱棣说任何一句话,只有查清楚了,朱棣以后才能继续带兵,如果不查清楚,以后可能就只能缩在北平或者凤阳了。

此刻北平行营的驻地中,驻扎的却不再是北平都司的人了,而是从山东和河南调来的六万大军。

在找到幸存的二十多名火器营的士兵后,大部分士兵身上的伤都没有痊愈,周祯只能挑选一个看起来精神状态还不错的士兵开口问道:“这位小兄弟,本官奉命来慰问你们,不知道小兄弟是什么时候入伍的啊?在北平都司多久了?”

士兵看到一群人簇拥着周祯,也知道他是个大人物,所以有些拘谨,紧张的道:“小人是北平本地人,洪武十一年入职北平都司,洪武十三年调入火器营。”

周祯在得到答案后沉吟了一番:“洪武十一年入伍,现在是洪武十九年了,这么说你已经在北平都司八年了,那也算是老兵了,这么说来你也算是身经百战了。”

说道这个话题,士兵明显有些兴奋,之间他骄傲的挺起胸脯:“那是自然,燕王殿下两次率师北征,招降蒙古乃儿不花,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小人都在,就连每年秋天巡视边境的时候小人也都在,别的不说,在打蒙元蛮子这方面,小人绝对算得上是身经百战。”

“哦?是吗?那还是本官小看你了。”见到士兵逐渐上钩,周祯的嘴角闪过一丝很难察觉的到的笑容。

“那不知道你们火器营在这些战役中发挥的作用大不大啊?”

见到有人质疑火器营的重要性,士兵当即就红了眼睛,有些气愤道:“火器营怎么不重要,每次燕王出巡都会带着我们,那些草原蛮子见到我们的火器,都会害怕到落荒而逃!”

见到士兵的情绪如此激动,周祯赶忙出言安抚:“好了,好了,你先好好休息,本官知道了,回去之后一定奏明朝廷,为你们请求嘉奖!”

听到周祯如此说,士兵才欢天喜地的离去。

周祯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有些意味深长道:“看来殿下对火器的应用应该炉火纯青啊,想来北平的火药消耗量能达到一个惊人的数量吧?”

朱棣看都没看周祯,还是原来的那句话:“具体消耗如何,周大人查阅完存档后自然就知道了。”

语气硬邦邦的,好似一根钉子一般,周祯有些尴尬的干咳两声,歉然道:“殿下不必如此,本官只是奉命行事,没有质疑殿下的意思。”

朱棣目光灼灼的盯着周祯,冷笑一声,拂袖而去,留着周老大人在原地独自尴尬。

入夜之后,北平驿站,周祯看着手中官员整理出来的北平火药的清单陷入了沉思,丝毫没注意到有一道黑色的身影已经悄无声息的来到他的身后。

“周大人,可查出什么端倪了?”

突然响起的声音吓了周祯一跳,回头一看是蒋瓛那张人畜无害的脸,当下便怒道:“我说蒋大人,您进来是不会敲门吗?还是你们锦衣卫做事都是这么不懂礼数?”

蒋瓛尴尬的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抱歉,周大人,是下官鲁莽了,您这边进展如何?”

周祯扬了扬手中的清单,叹气道:“这结果真是出乎人的意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