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册封吴王 3(1 / 2)

翌日一早,一道突兀的圣旨震惊朝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皇嫡长孙朱雄英,乃朕之嫡孙,太子嫡子,于诸皇子皇孙中,身份贵重,人品贤德,仁明孝友,日表英奇,天资粹美,抚顺舆情,昭示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吴王。

钦此 ”

在收到旨意后,朱雄英的双手握紧又松开,荣辱不惊的接过圣旨,身后正是缓缓升起的朝阳!从今以后,世上再也没有黄初,只有大明的皇太孙,朱雄英!

早膳之后,太子朱标带着一队精锐亲军来到朱雄英暂居的春和宫。

朱雄英忙起身,恭敬的道:“爹,您来了?”

朱标也是一脸笑意,上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儿子,总感觉自己的儿子在受伤之后,变的有英气了许多。

满意的点了点头,赞许道:“不错,有那么点亲王的样子,哈哈哈,这是李景隆,曹国公的嫡子,暂领东宫侍卫副统领,统率你的亲军。”

李景隆?那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明战神?举全国之力被朱棣打的满地找牙的李景隆?

带着好奇,朱雄英仔细的打量起来。

此时李景隆也不过刚刚成年,面对太孙殿下探寻的目光也没有丝毫胆怯,向前一步,英姿飒爽的行礼道:“微臣李景隆,参见吴王殿下。”

这看起来也不像是个绣花枕头啊,最起码内息沉稳,脚步轻盈,孔武有力,就算是自己前世经过系统的训练,也不见得是他的对手啊!

朱雄英上前扶起李景隆,热忱的说道:“快快请起,皇爷爷视曹国公为自己的亲子,按辈分来讲,我还要叫您一声表哥呢。”

李景隆心头一震,对吴王的好感剧增,低头回道:“臣不敢,臣必恪尽职守,保护吴王殿下的安全!”

看到自己的儿子如此礼贤下士,朱标也十分满意,但还是告诫道:“英儿,你既然已经受封,那从明天开始就要去国子监读书了,你可要好好表现,国子监的先生们大都品行高洁,学富五车,你去了要好好的跟着先生们学习。”

国子监,大明的最高学府,现在大明刚建国十余年,国子监中大部分都还是皇亲国戚家的子弟,只有极少数地方举荐的举子。

一般皇室子弟到十岁之后,大多都会选择去国子监读书,这次朱雄英能够提前进入国子监,也是因为提前册封了亲王的缘故。

对于国子监,朱雄英其实并没有多感兴趣,毕竟明朝的科举一直是以八股取士,考题多取自程朱理学、四书五经,阐述义理,格式、结构、字数都是固定的,这种方式选举出来的人才大多只会纸上谈兵,能够干实事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看着朱雄英敷衍的样子,朱标也没有放在心上,早些年他们哥几个在国子监被宋濂老夫子教导的时候,一样的心不在焉,但还是敲打道:“记住了,去了要听先生们的话,要不然先生们不管你是不是吴王,一样修理你,滚吧。”

听到朱标让自己离开,朱雄英松了口气,拉着李景隆,一溜烟就跑回了内殿。

李景隆在朱雄英身后,边跑边焦急的喊道:“哎,殿下,,您慢点,,哎,,,”

看着朱雄英跑出去的背影,朱标不由得笑了笑,这孩子一直体弱多病,喜静不喜动,经过了这么一次变故,竟有些跳脱了起来,不过这也是好事,朱家的儿子嘛,怎么能像个病秧子似的。

想到这里,朱标又不自觉的咳嗽了两声,口中有淡淡的血腥味又被他强咽了下去。

刚回到内殿,太子妃常氏就过来了,嘴里还念叨着:“英儿,你怎么身体刚好就到处跑啊。”

朱雄英对着李景隆吐了下舌头,低声道:“你先等我一会,我先进去看看我娘找我干什么?”

说完就屁颠屁颠的跑了进去。

李景隆笑了笑,内心觉得十分暖和,最起码吴王殿下没拿自己当外人啊!

春和宫内殿,常氏揪着朱雄英的耳朵念叨道:“赶紧换上亲王的服饰,等会你舅舅,你舅姥爷他们都会过来看你。”

自己的舅舅,开平王常遇春的后人,现任郑国公常茂,还有他的两个弟弟常升、常森。自己的舅老爷就更有名了,大名鼎鼎的凉国公蓝玉,那也是位封狼居胥的狠人啊,历史上能超过他的武将也不多啊!待会自己可得好好看看!

换上了亲王服饰,朱雄英曾经历经军旅的气质更凸显了出来,魁梧挺拔,站在那里就让人无法忽视。

亲王的礼服很繁琐,常氏亲自动手,帮朱雄英穿戴整齐,嘴里碎碎念的嘱咐着亲王的一些礼仪。

“郑国公到!”

“凉国公到!”

随着尖锐的嗓音,四名身上充斥着沙场铁血的汉子走进了内殿。

为首的是一名留有简短胡须,眼神像狼一般的四十余岁的壮汉,自然是凉国公蓝玉,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目空一切的眼神却让人心生敬畏。 大明建国后,共封了六公,二十八侯,国公之位并没有蓝玉。

蓝玉现在的荣耀是在建国后一刀一枪拼杀得到的,在徐达,汤和,李文忠等老一辈逐渐不参与朝中事务后,已经隐隐有了淮西勋贵领头人的趋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