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阿米拉攻略战(上)24(1 / 2)

萧萧秋日已差不多走到尽头,阿米拉市的居民们已经开始感到一丝寒意。

路上的行人行色匆匆,用披风和罩帽把自己包裹着,用口罩或各种趁手的物件掩着自己的口鼻,大步流星地来来往往。他们似乎对路边无处不在的瘾君子和乞丐们视而不见,或者说,早就习以为常了。

臭味从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传来,混杂着汗味、排泄物味和发馊的残羹剩饭味一起,攻击着每一位路人的鼻腔。熏天的味道让原本非常多鸟儿的阿米拉市成了老鼠、蟑螂、乌鸦、苍蝇和各种虫子的天堂,甚至有居民宣称他看到过成群结队的秃鹫。

阿米拉市区正中有一条阿米拉大道。放眼大道两侧,规整的石头花坛和富有艺术感造型的绿化带无力地彰显着阿米拉往日的辉煌。但现在,这些绿植早已变黄发黑,脚下被人丢满了烟头、包装袋等各种垃圾,甚至能看到为数不少的破烂针筒。

阿米拉大道的尽头,曾经是市政府大楼的建筑依旧还耸立着。

然而,现在在大楼里出出入入的,只有那些拿着各种奇怪武器,戴着防毒面具和各式面罩的暴徒党众们。市政府早已不再存在于这个城市中,现在霸占着城市的,是三个不同派别的暴力团。他们每天就在这座建筑里为各自的利益争吵,如果吵不过,时常还会直接刀枪相见,发生流血事件。

一般的居民在阿米拉根本无法生活,能在这些暴力团的压迫中生存就已经算走运的了。相当一部分的居民不是加入了暴力团,就是成为了被暴力团用成瘾品控制的苦力、甚至是充当炮灰的打手。暴力团对自己控制区域的居民都不约而同地征收着极重的暴税,不仅如此,在所谓的收税行为时,往往还会随机地根据个人喜好增加额外的征收力度,或者直接抢夺物品、甚至抢人。

但是在外面兽人遍地的情况下,一般人根本无力迁徙。况且,暴力团早已借由保护城市的借口,把阿米拉的三座城门全部封闭起来了。任何人都只有在经过他们的检查——或者说盘剥——之后,才可出入这些大门。

唯独能够每日进出城市的人,除了暴力团自己的人之外,就只有那些每天都必须到城外土地劳作的农夫们了。暴力团在城墙上开了数个一人大小的通道,专门用于让这些农夫进出。农夫们每日进出都必须交一点门费,以此获得通过许可,否则,进出许可名额马上就会被暴力团取缔,交由其他人使用。而那些原本属于你的土地,马上就会被暴力团没收。

暴力团在城外土地的监督相对薄弱,这也成为了除了城墙穹顶之外,唯一能够在不打草惊蛇的前提下进入阿米拉市的通道。而阿米拉的穹顶有着常驻的观察岗哨,和常备的法力侦测结界,难以绕开。如果以飞行术硬闯,将有极大概率会被暴力团所察觉。

只要能够说服一名农民暂时放弃家庭,帮助他离开阿米拉,然后以这名农民的名义混到城里就可以了。

以上便是莫塔副官在会议上宣读的关于阿米拉市的情报汇总,这些报告是由无数次对阿米拉进行侦察和卧底行为的小队报告汇总起来的。

游击团在数月前已经开始逐渐安排人员顶替那些无力负担各种苛捐杂税的农夫,潜入城内驻扎,扮演该名农夫进行生活,同时进行情报收集并定期传递情报回大本营的工作。

而现在,游击团团长刘戎认为进攻阿米拉的时机已经成熟。虽然游击团大本营现在有一万二千人左右,但在除去后勤人员和其他方面驻守部队之后,真正可用于攻略阿米拉的兵力不足五千。想要以这样的军力去进攻一座拥有50万人口、并有数万暴力团的城市,看上去是一个非常鲁莽的行为。

但兵贵于精,贼弱在莽。

安插在城内的游击团工作人员已经秘密联系并组织了一大批农民和工人,准备配合游击团的攻城行动而进行起义。城门再是如何坚固,也很难防止内部突破。而暴力团本身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游击团直捣黄龙,把城内三个暴力团的领导者一并剿灭,其下的乌合之众自然就会树倒猢狲散。

这些只以残暴立身、以利益为生存基础的人,在领导能力和行政能力方面堪称灾难。他们甚至丝毫没有察觉:这个被三大暴力团用于分赃辩论或者流血冲突的前市政府议事大厅里,竟然混进了好几个游击团敌后特工。

特工们看着阿米拉这个滑稽而又悲惨的现状,常常感叹如果不是黑墙之灾,这个世界哪会有一天轮得到这些废物当家做主。真是苍天无眼。

来自于夏国的众将也都十分支持攻打决定。毕竟夏国已经被叛徒把持,虽然未知实际情况如何,但日后如果必须由他们来光复夏国皇室,那占领一个有充足人口和物资的大城市是在所必然。

即使和夏国毫无关系的将领,也基本上都明确支持攻打阿米拉。毕竟土地、人口和资源,都是发展实力的过程中无法避开的议题。而且普遍有着崇高道德感和非凡正义感的游击团将领们,在看到阿米拉如此不堪的生存状况后,不可能做得到忽略现实,内心毫无波澜。

所以,攻打阿米拉一事,既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也不是什么艰辛困难、无法实现之事。

经过会议上各人分析讨论后,刘戎也下定了决心。

攻打阿米拉!

消灭德不配位者,拯救阿米拉人民于水火!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