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皇帝的政治诉求 616(1 / 2)

这里的“剃发”,是指蓄“小顶辫发”者剃掉顶发四周新生出的头发,依满洲旧俗,这一行为在国丧和父母丧期是被严格禁止的。乾隆帝认为,孝贤皇后丧礼百日之内,应依此制而行。

皇后去世百日内禁止剃发,仅是满洲习俗,《大清律例》、皇帝诏敕、刑部成例中均未见这一规定。而乾隆为何要将遵守此制人员范围扩展到全国的满汉官员,严厉问罪?

首先,乾隆皇帝要借剃发事件强化帝王权威,震肃官僚队伍。在乾隆看来,皇后去世,百官应如丧考妣,“同体大悲”,尽哀尽礼,如此方不失君臣之义。他从中看到的,不是当事者的偶然失误或事出有因,而是臣子对国君的漠视。

在剃发案谕旨中,乾隆一再强调君臣之序:“君臣上下之所以维系者,以有名分,若于名分所在,慢忽而不知敬畏,渺忽而漠不相关,则纪纲陵替,人心浇漓,将不可问,所关至为重大。”

其次,强化满族文化认同,也是乾隆借剃发事件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在清朝统治者的眼里,保留满族习俗与文化,是保持本民族生命力的前提,满族文化更大范围的推广,是满清政治统治有效和国家权力划一的象征。民族文化的认同实可与政治认同归于一体:接受满文化,意味着对满清统治的接纳。

最后,就是皇帝本身的执政需要,皇帝需要一个契机转换为政风格。皇后之逝,是乾隆一朝政治由宽入严的起点。

乾隆执政初期,致力于对雍正朝严酷政策的纠偏补弊,力倡宽政,但乾隆之“宽”并非一味宽纵,而是张弛有度,宽严相济。为防止重蹈康熙晚年覆辙,乾隆执政期间始终十分警惕祖辈“姑息”之弊再生,对于手中权威的巩固,对于吏治的整饬,从未放松。剃发事件,实际上是他在意识到官僚队伍的松弛与懈怠之后借题发挥式的一次敲打,剃发事小,违制事大,不加整饬,皇朝秩序将无以为继。

当然,也是乾隆十三年金川之战的失利,让乾隆认识到军纪废弛,不少世家子弟假借武官之名入朝镀金,官员内部贪污严重的问题。非以重典不能加以震慑。

//

在皇帝发现,在百日之内剃头的官员大有人在之后(不光是官员,连盛京、杭州、宁夏、京口、凉州、四川等地的八旗驻防官兵中,就有不少人剃了头),便有了法不责众的退缩心理,毕竟如果将这些八旗官兵统统抓起来杀掉,谁来维护大清王朝的统治呢?便打算冷处理,不了了之。

有了慧贵妃给的台阶,加上皇帝他本身也担心“触网者多”,且多数犯者“实有不知”,决定从宽处罚。

大学士高斌因其女知尊卑知礼仪而避免了以“徇私瞻顾”革去大学士之名的羞辱;

第一个撞到乾隆皇帝枪口的奉天锦州知府金文醇也因此从原来拟定的斩监候,最后变成“发直隶,以修城自赎”,幸运地逃过一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