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探测 23(1 / 2)

虽然楚云飞表面上只是一位五品研究员,

但他时常扮演着净化署决策层与前线执行者之间桥梁的角色——他的每个举止言行,都有可能是总部署长或者更高级别的领导向大家传递的信息。

连同僚石小航的父亲,这位经验丰富的老特工,也时常需要参考楚云飞的态度行事。

正因如此,楚云飞突然出现在临海市净化署分部,这让石小航颇为惊讶。

“署长的想法总是深不可测,我猜不透,”秦卫国苦笑着摇头,“估计是我上次在提交的报告中着重描述了顾虚那超乎寻常的进步速度,引起了高层的高度重视。”

“顾虚的进步速度确实罕有人能匹敌。”石小航说着,不觉抬高了眉梢。

“对顾虚来说,被总署注意并给予更多机会,不见得是坏事。”秦烽稍作思考后接着说,“还有,刚才楚云飞的助理透露,今年的年度理论考核据说由总署科技部门的权威人士亲自命题,难度系数会大幅攀升,可能会出现不少前所未见的复杂问题。”

在新联邦社会中,素有“废土智囊”之称的苏瑾瑜研究员,除了以其出众的智慧和广博的知识享誉全境之外,还因为她对净化署科技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而备受尊崇。

尽管她自身不具备突出的战斗能力,但在符箓技术和变异生物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甚至超过了多数一线特工。

她曾多次主持净化署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编纂了许多具有极高价值的研究文献,与净化署保持了长期深度合作的关系。

“不论题目有多难,顾虚一定能迎刃而解。”石小航挺直腰板,言语中充满了信任,“毕竟他连核芯封印镇压符这样的高级符箓都能够自行研发。那些理论难题对他来说,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

石小航对那位亲自命题的苏瑾瑜研究员并无太多好感,暗自腹诽:堂堂总署的高级研究员,不好好专注于解决人类生存危机的关键问题,反倒来为难基层特工做些高难度理论考试!这不是舍本逐末嘛!不过想到顾虚的实力,她又觉得这样的挑战或许能推动他更快成长,最终还是忍住了抱怨的话语。

一盏茶的工夫眨眼间流逝了大半。

马强伏在案台上,试卷前后翻阅了数遍,能够解答的基础题目已经尽数写下答案,随后便陷入了苦苦思索的境地。

在这份考卷中,大约五成的问题涉及基本的废土生存法则和变异生物知识,马强凭借多年的经验能够轻松作答;三成的问题具有一定挑战性,他需要深思熟虑后给出答案,但也只能抱以忐忑的心态猜测正确性。

剩余的两成题目,马强根本摸不着头脑。

每个字词他都认得,但组合在一起就成了难以破解的谜团。

试题中不仅涵盖了众多罕见的变异生物特性,还包含了风水格局的调整、符箓的解析、星辰运行对变异现象的影响、以及符箓工艺设计等他从未涉猎过的专业知识。

“现如今,想要晋升到一个九品小职,难道还要无所不通?”马强内心愤懑不已,恨不能将手中的电子笔摔在出题人的脸上。

这时,他偷偷瞥向身边的顾虚,想知道这位同行是否也同样对这些生僻复杂的题目束手无策。

然而顾虚仍旧神色泰然,笔耕不辍。

尽管他看起来身材单薄,却端坐着如一株坚韧的翠竹,背脊笔直;他的眼神沉稳而专注,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仿佛正在享受这场智力挑战带来的乐趣。

“这家伙不会是把这些最难缠的题目全都解答出来了吧?”马强心头涌起一股焦躁不安的情绪。

最后的十分钟对于马强来说仿佛度秒如年。

他看着自己答题界面大片的空白区域,再看向顾虚那从容不迫的答题场景,越发心浮气躁。

他迫切地想站起来提前交卷,逃离这个压抑的考场环境,可是又觉得这样做太过草率。

毕竟他足足等了十年,才盼来这次难得的机会。

若在此刻提前放弃,岂不是间接承认自己在各方面都不及他人?

于是,马强硬着头皮继续审题,试图从那些看似无解的难题中找出哪怕一丝线索。

第三次提示音落下时,马强终于搁下手中的触控笔,长舒一口气。

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答题光屏递交给了监考人员——这些让他头痛欲裂的题目,他再也不想面对第二次了。

此时,顾虚也结束了答题,同样交卷。

尽管长时间在触控键盘上舞动手指,他的右手已然有些酸麻,流露出一丝疲态。

然而,他的眼神清澈而明亮,洋溢着满足和兴奋的光芒。

如果将这次考核比喻为一场与出题人的智谋对决,那么在今天的考核中,顾虚感受到了与强大对手旗鼓相当的较量所带来的畅快淋漓。

那位出题人无疑是个深藏不露的学识渊博之人,信手布置了一系列曲折复杂的难题,足以让大多数考生感到无比沮丧。

但这恰恰激发了顾虚的斗志。

他从容应对,巧妙化解,每次都能准确无误地把握住问题的关键所在。

越是面对学识深厚的人,越能体会到那份独孤求败的孤独。

顾虚心底暗暗期盼,有机会能与这位出题人面对面交流,切磋学术三天三夜,一较高下。

随后,顾虚和马强一道离开了考场,步入净化署内弥漫着废土冷风的走廊。

遵循净化署内的礼仪,马强强挤出一丝笑容,主动向顾虚搭话:“顾兄弟,你觉得今天表现怎么样?”

“还好,”顾虚淡然一笑,“马兄你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