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平息战乱13(2 / 2)

接下来,萧峰迅速写了一封书信递给耶律延禧,耶律延禧赶紧把信给萧朝宗,让他务必把信送到南院大王耶律仁手中。

萧峰、虚竹趁着月色,带着耶律延禧逃出了上京,与段誉一行汇合后,在上京附近的一个小镇落下脚来。萧峰讲了耶律延禧的遭遇和目前的处境,众人无不同情耶律延禧的悲惨经历和指责耶律辛的狠辣无情。

耶律辛控制了整个上京,用武力逼得众大臣臣服,准备举行登基大典。就在耶律辛以为大局已定的时候,南院大王耶律仁突然打出皇太孙旗号,提出“讨伐叛逆、恢复正统”的口号,鼓动各地守将带兵上京勤王,讨伐残暴弑杀的北院大王,拥立皇太孙耶律延禧继承正统。

没过几日,六路讨伐大军齐聚上京城外,南院大王耶律仁带领的兵马最多,占讨逆大军的一半以上,所以耶律仁理所当然被推举为讨逆军的大元帅。萧峰一行与讨逆大军汇合,众将叩拜耶律延禧,耶律延禧赶紧下马,一一扶起六路大军的统领,并高声道:“我耶律延禧何德何能,能得到诸位英雄的相助,当真是三生有幸,如若功成,我定当为各位封王,世袭罔替,永不褫夺。”

众统领听后大喜,连忙跪拜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耶律延禧非常享受,表面上又表示的非常惶恐,赶忙道:“诸位快些请起,我现在哪当得起,全靠诸位奋勇杀敌,讨伐叛逆,才能肃清朝纲、恢复正统。”

耶律仁道:“陛下放心,我等定当戮力同心、共抗强敌,定不负陛下之厚望。”

众将见过耶律延禧后,各自退去,耶律仁直接过来拜见萧峰,道:“萧大王,没想到还有再见面的一天,我听说你雁门关外自杀身亡,我悲痛了好久,没想到萧大王福大命大,死而复生,当真是万幸啊!”

萧峰抱拳道:“耶律大王,不敢当,感谢耶律大王念及旧情,不辞辛苦,千里来援,萧某不胜感激。”

耶律仁道:“萧大王怎么会出现在此?怎么会和皇太孙在一起?”

萧峰道:“我到处游历,偶然来此,正好碰上辽庭内乱,想起道宗之恩,不忍见他儿孙蒙难,特来相救,不想来迟一步,只能救下皇太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耶律仁道:“萧大王知恩图报,舍身相救皇太孙,立下了盖世之功,从今以后必定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日后还请萧大王照拂一二。”

萧峰道:“我闲云野鹤,自由惯了,此间事了,定会再次游历,不会参与任何政务,也不会担任任何官职,日后,皇太孙还得多多仰仗各位将军扶持。”

耶律仁道:“那真是太可惜了,萧大王治世之才,不愿入世,岂不埋没了一身才华。”

萧峰道:“耶律大王,莫取笑我了,舞枪弄棒,我倒是会些手段,治世之才则是无稽之谈。”

两人见面,相谈甚欢。晚上,耶律仁召集众将商讨攻城事宜,耶律延禧、萧峰等人在列。众人议定,明早攻城,一鼓作气,拿下上京。

第二天,天还没亮,讨逆军的战车开动,云梯架起,开始攻城,守城军队也是早有准备,万箭齐发,滚石、檑木、火油齐上,讨逆军冲锋六次,死伤万人,连城门都没靠近。

耶律仁命令吹号,停止攻击,众将见久攻不下,暗自着急。耶律延禧更是脸色铁青,恨不能自己冲上去。

这时,虚竹找到萧峰道:“大哥,我有一个计策,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大败敌军。”

萧峰道:“二弟,此事可不能儿戏,两军对垒,不是江湖厮杀,一人之力抵不过万军,不可逞一时之强。”

虚竹道:“大哥,我有把握,我布置的传送阵,越近越准确,两军对垒之间,距离不过千米,通过传送阵,我们可以瞬间传送到耶律辛身边,到时没了主帅,看他们还不缴械投降?”

萧峰道:“此计可行,但我们不知能否成功,先保守秘密,明日我们二人行事,功成则少些杀戮,功不成我们二人必将陷入重围,到时,不可恋战迅速撤离。”

虚竹道:“是否告诉三弟?”

萧峰道:“我兄弟三人如果都陷落在这里,谁来保护王姑娘、木姑娘、钟姑娘?先不告诉三弟,我们二人冒险足矣。”

翌日,讨逆军分成四队,分别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发起攻击。萧峰、虚竹来到耶律辛亲自把守的城门外,虚竹在地上画起阵盘,不一会完成,萧峰、虚竹突然进入传送阵消失不见,再出现时,已经在耶律辛身边,萧峰手起刀落,直接砍下了耶律辛的脑袋,提在手中,大吼道:“我乃萧峰,北院大王耶律辛已死,诸位还不快快放下武器,负隅顽抗,只能给耶律辛陪葬。”

耶律辛的侍卫队中十几名侍卫攻来,萧峰只用了《真一神功》中的一招“肝肠寸断”,十几名侍卫就七窍流血,倒地而亡。其余士兵见此,哪里还敢反抗,纷纷放下武器,举手投降。其他各门守军听说主帅已死,也没有了斗志,纷纷投降。

讨逆军大获全胜,叛军都被抓起来,等候审判。但萧峰显露的武功却令人畏惧,耶律延禧、耶律仁等只顾自己攫取胜利果实,并未邀请萧峰等一起入城。萧峰怕麻烦,也是直接带领虚竹、段誉等拍马离去。

耶律延禧取得皇位后,并未停止清算,把耶律辛的党羽杀了个干净。前期,耶律辛把耶律浚的支持者杀了一大批,后期,耶律延禧又把耶律辛的支持者杀了一大批,这直接导致辽国人才断层,甚至达到了无才可用的地步,也直接导致了辽国的衰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