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皇位更迭11(2 / 2)

怎么回事?月亮上怎么有个人?长得好像婉妹。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段誉在半醉半醒之间,看到了木婉清的身影,是因为木婉清真的来到了他的身边。

“段郎,何必大半夜的在此喝闷酒,有什么心事,你讲出来,我依你便是。”木婉清说着,搀扶着段誉回到了房间。

没想到,房间里,王语嫣正坐在桌边等段誉,看到木婉清搀扶段誉回来,吃惊道:“你们两个……段公子怎么了?”

木婉清看到王语嫣也很吃惊,道:“段郎喝醉了,王姑娘还是早点回房休息吧。”

王语嫣道:“木姑娘不回吗?”两人看起来都没有想让的意思。这时,段誉抓住木婉清的手道:“王姑娘,你别走。”

木婉清甩开段誉的手,道:“谁是你的王姑娘?找你的王姑娘去吧。”说着,便出了房间。

这时,王语嫣走到床前,看了看段誉,帮段誉紧了紧被子,段誉又拉着王语嫣的手道:“婉妹,是你啊,你对我真好。”

王语嫣也甩开段誉的手,道:“她对你好,你去找她吧。”说着,便出了房间。

这时,钟灵却偷偷从窗户进入了段誉的房间,道:“段哥哥,她们凶巴巴的,有什么好,灵儿最温柔了,还是灵儿来照顾段哥哥吧。”说着,便睡在了段誉的一侧。

第二天,段誉从睡梦中醒来,睁开惺忪的双眼,看到钟灵竟躺在自己身边,大叫:“灵儿,你怎么在这里?”

钟灵也醒了,睁开水汪汪的大眼睛道:“段哥哥,你昨天喝醉了,我来照顾你呀。”

段誉急道:“你照顾就照顾,干嘛跑我床上去呢?”

钟灵无辜的道:“人家困了吗,总不能睡在地上。”

这时,傅思归、朱丹臣、方一舟都被声音吵醒,笑嘻嘻的站在门口看热闹,段誉瞅了他们一眼,生气地道:“都很闲吗?不用做事?”

三人赶紧逃跑似的走了。这时,王语嫣、木婉清来到,看到段誉发这么大的脾气,连问:“段公子/段郎,怎么回事?”

段誉道:“没事,赶紧收拾收拾,准备出发。”

众人收拾停当,继续向南进发,路上,钟灵一个劲的道歉道:“段哥哥,你不要生气,我下次不这样了。”

段誉生气道:“还有下次?”

木婉清忍不住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钟灵无辜地道:“就是昨天晚上,我不小心跟段哥哥睡了。”

众人一听,差点惊掉下巴,段誉连忙解释道:“不是,不是,我昨天喝醉了,灵儿照顾我,不小心趴在我床边睡着了,你们不要多想。”

王语嫣和木婉清交流了一下目光,好像再说,昨天不是我们两个照顾的吗?怎么又冒出一个钟灵?

段誉道:“我们赶紧赶路吧,再有半日路程,我们就到大理城了,前面危险重重,我们还是收起其他心思,想想怎么应对危局吧。”

众人不再多说,拍马向前赶去,到正午十分,大理城已经近在眼前。

突然,大理城城门大开,两列士兵从里面冲出来分列两旁,一队士兵排成方阵,吹着大喇叭,“嗡嗡”的响彻天地。高泰明双手捧着诏书和玉玺,后面跟着华赫艮、范骅、巴天石等文武大臣缓步走来,来到段誉面前,众人一起跪拜。

高泰明道:“欢迎陛下回朝,陛下宽宏大量,请饶恕高氏的罪行。”说着,将诏书和玉玺高高举起,就要交给段誉。

段誉一行一直处于懵逼状态,原先设想的危险场面没有出现,但是这种朝拜的场面也确实让人匪夷所思。段誉面对递过来的诏书和玉玺是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段誉最终还是没有接诏书和玉玺,道:“诸位请起,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高升泰自从当皇帝后,就一直惴惴不安、惶恐不已,生怕哪天忠于段氏的武者就带兵杀进宫来,可以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听到西夏战败,派去的五万大军临阵倒戈,高泰然、高泰平等一众高氏子弟在军中被清洗。

高升泰直接吓得一病不起,临终前他摒退左右,对太子高泰明说:“皇儿,在朕死后,朕令你主动将皇位还给段氏,并向段氏请罪,任凭发落,这样段氏念在旧情,或许可以给我们高氏留一些子嗣。”

高泰明道:“父皇,现在还未到绝望之时,何不奋起一搏,先下手为强,将段氏一脉和忠于段氏的旧臣全部杀掉。”

高升泰怒道:“不肖子孙,我高氏乃大理世代望族,岂可做如此灭绝人伦之事,那样只会自掘坟墓,高氏也将不存矣!皇儿,你一定要答应父皇,为高氏留点骨血吧。”说着,高升泰就急的喘着粗气,眼看不行了。

高泰明道:“父皇,你不要着急,儿臣答应你就是了。”

高升泰拉着高泰明的手,眼角流出几滴泪水,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接下来,高泰明召集群臣,在朝堂上宣读了高升泰的退位诏书,决定把皇位还给段誉,然后就发生了群臣迎接的一幕。

现在段誉问及此事经过,高泰明肯定不能全盘托出,于是道:“父亲即位后,每日殚精竭虑、诚惶诚恐,深感对不起段氏先皇,临终之际,父亲决定退还皇位于陛下,望陛下垂怜,赦免高氏之罪。”

段誉无奈地道:“既如此,众卿先随我回朝吧。”回到朝堂上,众大臣都劝段誉赶紧复位,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段誉非常不愿意当皇帝,一时又想不出好的理由拒绝,于是道:“今日众卿都劳累一天了,朕也累了,登基事宜明日朝堂上再议,今日就到这里吧,退朝。”

段誉来到住处,赶紧召集王语嫣、木婉清、钟灵、傅思归、朱丹臣、方一舟等商议对策。

段誉道:“怎么会这样?怎么突然就把皇位还给我了?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能让我不当这个皇帝吗?”

钟灵道:“段哥哥,当皇帝有什么不好?当皇帝可以把我、婉姐姐、王姑娘全娶了,还可以娶好多好多皇妃,这不正是你们男人梦寐以求的吗?”

段誉道:“灵儿,你可以回房休息了,现在讨论的是我怎么能够不当这个皇帝。”

钟灵撇撇嘴,没有说话,木婉清道:“段郎,现在你最大,他们都听你的,你就是不当这个皇帝,他们能拿你怎么样?”

段誉道:“总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总要给群臣一个合理的交代,否则那些老古董会不依不饶的,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我下半辈子将不得安生了。”

王语嫣道:“可否在段氏子弟中,根据心性、学识、才能选拔出一位年轻英武的人做皇帝,而段公子你就可以逍遥自在、无拘无束了。”

段誉拍手道:“此计甚妙,我马上下旨,召集所有段氏子弟前来测试,一定要替我大理国选一个称心如意的皇帝。”

王语嫣道:“段公子不可,如果现在发布诏令,在段氏子孙中遴选皇帝,一是会举国哗然,造成很大的动乱,二是会给不良之人制造耍手段的机会。”

段誉道:“那如何是好?”

王语嫣道:“段公子可以先登基,恢复帝位,然后以皇帝的身份考教所有段氏年轻子弟的学问,将最优秀者认作御弟,然后择机禅位给御弟,段公子就可以自由了。这样既不引起非议,也合情合理。”

段誉听了不住点头,道:“王姑娘,这真是妙计,明天就按照这个计策实施。”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好,木婉清却道:“计策好是好,但要是段氏子弟中没有可选之人或是选出来的人善于伪装,日后却露出丑恶的面孔,怎么办?”

段誉道:“这个婉妹不用担心,我段氏子弟不下千人,怎么也有一些可造之材,若他善于伪装,日后做出伤天害理之事,我们再行惩治就是。”

商议已毕,众人退走,一夜无话。第二天,大理国举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段誉继续担任大理国皇帝,将“大中”改回为“大理”,大赦天下,也没有追究高氏的罪行。

下午,段誉在皇宫举行家宴,要求所有段氏子弟必须参加。家宴前,段誉下旨举办了两场比试,分别是文试和武试,文试主要写策论,题目就是:假如你是大理国皇帝,你如何治理这个国家?武试主要比刀马弓箭等。

最终,华赫艮、范骅、巴天石等大臣们选出了最好的十份策论,段誉看完给定了名次,最终,文试中段正严名列第一,而且段正严还在武试中名列第三,说明这个段正严是个文武全才。段誉很是高兴,连忙召见了段正严,只见这段正严风流儒雅、一表人才,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公子哥。段誉一问之下,段正严竟还与自己同辈,算是段誉的旁支堂弟。

段誉当即下旨,封段正严为御弟,平时在皇宫中伴读。经过半个多月的试探和考验,段誉觉得段正严心性不错,能文能武,谋略过人,每问及政事国事,他必能侃侃而谈,且能说中要害,是个不可多得的治国之才。

段誉放下心来,赶紧拟定禅位诏书,在半个月后的朝会上,下旨禅位于御弟段正严,并封自己为逍遥王。在众臣惊愕之际,段誉将诏书和玉玺放到段正严手里,扬长而去。巴天石等大臣想要阻拦,奈何段誉施展凌波微步,眨眼之间已不见踪影,空中只传来“遵从圣旨,保境安民”八个大字。

段誉离开后,直奔大理城外,此时王语嫣、木婉清、钟灵、傅思归、朱丹臣、方一舟等人已等候多时。

段誉离开皇宫犹如蛟龙入海、雄鹰展翅,顿时觉得天地变宽广了,天空变蓝了,太阳光变得柔和了,鸟儿的叫声变得悦耳了,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的舒服,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广阔天地任我驰骋,锦绣山河听我号令,世间万物随我撷取。

段誉与众人汇合后,策马疾行,好不自在,身后朱丹臣问道:“陛下,我们接下来去哪里?”

段誉道:“以后不要叫我陛下,叫我王爷,我现在是逍遥王,我欲仗剑走天涯,披云斩月任逍遥。”

众人见段誉意气风发,豪情万丈,也不禁受到感染,全都笑逐颜开。

方一舟道:“王爷,你今天这么高兴,是遇到了什么好事吗?”

段誉道:“当然有好事,半个多月一直在皇宫里处理政事,可把我憋坏了,现在终于脱身出来,感觉浑身一身轻。走,去镜湖小筑找我大哥。”说着,便当先疾驰而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