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敢于冒险26(2 / 2)

这些时间以来,丁教授的高干病房里从不缺探望者。学校的领导慰问,以前的老同事探望,渐渐的让丁教授的学生也知道了。几十年桃李工作的老师重病了,虽然不能都来看望,但弟子的体量够大,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代表纷沓而至。

其中不乏现代社会的优秀中坚力量来自各行各业。上有百强企业的高管,下有私营企业的企业家;有政府机关的秘书长,也有行政部门的各级处长科长。这么多人,其实大家都在贡献人脉资源,希望能帮助自己的老师渡过难关。

人多就是力量大,又一周过去,人脉带来了好消息,沪海瑞金医院的副院长兼心脑血管外科主任的李学平教授愿意接手丁教授的脑部手术。而李学平教授也确实是华国心脑血管外科领域的权威之一,这也是目前为止一家人最好的选择。

其帮忙牵线的是丁教授的学生李蓝,李学平教授是其伯父,李学平也是受子侄的托请而帮助子侄敬重的老师。

三天前,李学平的医疗团队已经来过丁教授所在的医院,取走了病人的一切病程记录及相关资料,李学平团队通过认真评估后,双方医院及家属也在紧密沟通,评估风险、设计方案、预后期望、转院手续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今天是丁教授转院沪海瑞金医院的日子,李学平医疗团队也派来了团队骨干和医疗车前往武警医院进行转院前的检查与转院陪护。

正常的情况下,到达瑞金医院前的转移都是前医院或家属来想办法解决。但现实这种非常规的操作,其实也反映了李学平教授对病人接管的重视。

李学平医疗团队今天的领队是肖学文,也是李学平教授的得意门生,已经在心脑血管外科领域独挡一面,也已经算是行内大咖。

转院前的丁教授对未来高规格的医疗对待充满信心。但现实的背后却非如此,肖学文副主任不愿打击病人的信心。但同时还得和病人家属做好理性的沟通。

在丁教授病房区的医生办公室,有瑞金医院肖学文副主任,有武警医院心脑血管科室的主任及主治医生,有丁教授的学生李蓝陪同着,还有丁教授的家属三大一小等十多人。

“师母,老师今天就要转院瑞金医院了,肖学文主任还是想和您理性沟通一下老师未来的医疗评估及可能性。”李蓝作为中间人平铺直叙。

肖学文副主任接过话题:“病人的病程记录及相关检查报告,我和我的老师李教授都做了详细的医疗评估及手术方案。当着武警医院同行的面也不避讳的讲真实情况,脑部手术是有风险的,保守治疗本身也是这种病症的一种合理选择,人类的大脑神经是有自我的修复性。

选择了瑞金医院的脑外科手术治疗,我们也要对病人未来的手术预期要理性看待,我们团队并不能让病人恢复如初。目前确实的医疗评估只是通过手术,清除脑部血淤对脑神经的占位压迫,而帮助脑神经的功能恢复并不能得到准确的评估,我们的医疗预期是减缓病人的偏瘫程度,希望病人家属要有正确及理性的期待。”

徐星晓捧着小脸听着大人们讨论着外公病情及治疗的论诉,一边也陷入了自己的思考。隐隐中,他好像找到了帮助外公的办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