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乾元镜 51(1 / 2)

愕然,继而喜色溢于颜表。

“吾一旦破境顺遂,昊阳镇必为吾独孤家之疆土,再无旁落!”

独孤柏嘴角阴骘愈浓,目视血木庄方向,咬牙低语,恨意滔天:

“陆战,誓教尔陆氏一族,皆作丧家之犬!”

木舍之中,陆川端坐,双眸紧阖,周遭空气微震,玄力自乾坤间剥离,循肤渐渗,源源不断汇其体内。

此刻陆川之心神,专注于丹田深处。

既入乾元之境,彼丹田亦显新象。

昔年玄力之团,因吸纳清琳体中阴煞,色呈幽蓝,且内蕴凛冽寒煞之气。

然则乾元境至,陆川始能汲取天地阳罡,此阳罡与阴煞属性迥异,一者刚阳纯烈,一者冷寒如冰,相遇则如水火不容。

观陆川丹田之内,玄力之团大部仍幽蓝为主,唯少许转淡红之色,然较诸幽蓝,实乃沧海一粟。

红蓝交映,丹田之内,界限清晰。

陆川心念观此景,唯有摇头苦笑。

其丹田寒煞本就锋利无比,近来所纳阳罡,不过凡品,欲以此完全抵御寒煞之力,无异于杯水车薪矣。

“欲臻乾元境之极,必使身内阴阳二气调和,唯此二者谐和,可期融汇一体,致阴阳和合,凝结为丹。”

念及此,陆川瞑目渐启,面带苦笑道。

盖吸纳过多凛冽寒煞,亦非全然无弊。

寒煞之气,可自清琳处轻易取得,然阳罡之气何寻?

何处觅得堪与清琳体中寒煞匹敌之阳罡?

须知,清琳周身所聚阴珠,已达五阶寒煞之境,加之陆川伴其修行,致寒煞益盛。

此举诚令陆川坤元之时,胆敢与邬风此类乾元初期强者抗衡,然亦为其乾元境之旅平添阻碍。

“须另谋良策,以求非常之阳罡,否则,单凭吸纳天地常态之阳罡,欲达阴阳调和,岂非遥遥无期?”

陆川喟然叹息,遂起身高立。

半月以来,此念日日萦怀。

殊不知,非常阳罡,安可轻得?

陆战诸人,亦仅能吸纳寻常天地阳罡耳。

是以,陆川虽妙思频现,半载以来,犹是一无所获。

念及于此,陆川亦不由微哂摇头,随即将斯念暂抑,掌一举,十道墨光自袖中翩然而出,终悬浮于周身,宛若无依,景象奇妙。

详视之,此墨光实为十枚约双指阔之深黑短刺也。

短刺长约寸余,形制细圆锥状,刃锋锐利带锯齿,物虽微小,然观之即知,此实乃利器也。

黑刺绕陆川周身疾驰往复,啸声连连。

设若魂力高强者在场,或可感焉,彼短刺上,覆有一层无形之魂力。

此所以能自如悬浮游走之故也。

陆川侧目视此墨光,嘴角渐露微笑。

自修习朱城磊大师所赠魂动诀以来,其魂力愈见凝炼。

加之此十枚短刺,乃取自半月前自铁蛇寨战利品中所得碎玄铁所铸,陆川驾驭之下,颇感自如,运用随心。

斯刺,陆川名之曰“碎玄刺”。

此物透玄力之效甚佳,用以护身或突袭,诚为合宜。

复以陆川暗中以魂力操控,碎玄刺实为其藏锋之秘器,足以成为致胜一著。

碎玄刺绕陆川周身旋舞,忽陆川臂膀微振,十道墨光瞬息相连,疾射而出,终则伴随着密集之清响,没入室中梁柱,深达半寸!

此力道若及人身,必致血如泉涌矣。

陆川见状,心下稍慰,首肯之,复挥手轻拂,碎玄针即自行归返,没入袖内,隐而不现。

诸事毕,陆川乃推门而出,室门启处,喧嚣之声涌入耳际,人影攒动,繁忙非常,自矿坑出入往复,搬運新采阳玄石。

“陆川少爷。”

众人睹陆川现身,无论护院抑或工役,皆驻足行礼,恭谨至极。

近日陆川胜邬风之事,早已不胫而走,众皆明了,此先前韬光养晦之少年,实为陆家潜力最为惊人者也。

对此敬称,陆川报以微笑颔首。

既已晋升乾元之境,能为家族肩负重责,故陆战径将血木庄矿脉交由其监管。

所谓监管,于陆川而言,并无须亲力亲为,不过偶检开采之数耳。

其余琐事,自有经验丰富之管事料理。

陆川立岩巅,瞩矿穴入山骨,微颔首以应。

技熟开采,月出石量累倍,利之厚,较昔日陆门,霄壤之别矣。

审视片时,欲返庄,念方兴,而见矿口忽扰攘,眉锁,顾侧嬴芹曰:

“嬴芹叔,探何故?”

嬴芹颔首,疾趋至矿口,俄顷,复还奔陆川侧,低语:

“陆川少爷,一工掘阳玄石间,似有所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