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56(1 / 1)

   宋雨晴休息的当天,把信件给寄了出去,又买了些信封和信纸、邮票回来。但她没想好下一个要写信的人会是谁。

   那天去公社,她用掉了一张肉票,但来得晚,只买到了一小块瘦肉和两根筒骨。虽然她是喜欢吃瘦肉没错,但天天吃些没油水的饭菜,她现在急需给自己“加点油”。

   和张庆国、吴向东商量后,最后决定买一条双喜字毛巾、一包白糖。这已经算是厚礼了。

   下午回去,卫长顺把他的行李搬到最左边的屋子,和楚小云住一起。而男知青宿舍里,也进行了一次床位调整。三张床靠着三面墙摆放,中间的地方刚好搬张桌子进去给他们用,比起四个人一起住,显得宽敞了很多。

   楚小云和卫长顺结婚还是在弘安生产队里引起了不小的热闹,毕竟大部分队员家里都有小孩送到小学上课,都是楚小云和卫长顺教的。

   到了傍晚,陆续有学生的父母或者爷奶带上贺礼过来,这家送点水果,那家送两个鸡蛋,还有的给送虾。楚小云庆幸,还好买了水果糖回来,来送东西的就每人给拿两颗糖。买回来的糖果几乎见底,但厨房里也多了不少东西。

   宋雨晴他们五个合伙送的礼是最丰厚的,当天晚上,他们就吃到了小炒肉、水煮虾、番茄炒鸡蛋。饭后还吃到了香蕉和芒果。

   小炒肉和番茄炒蛋是宋雨晴做的,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大家都夸她的厨艺是知青点当之无愧的第一。即使她没做水煮虾,但她用姜葱蒜和酱油给调了一份独特的蘸料,算是参与了一半吧。

   “天天都能吃肉吃鸡蛋就好了。”李思悦叹道。

   “沙姜做调料这么好吃啊,我还是第一次知道。”张庆国:“我明天休息,准备去看看能不能钓到鱼。”

   宋雨晴好奇,“我们这边不是沿海吗?买海鲜应该挺便宜吧?”

   张庆国三个老知青都笑了起来,给她解释道:“红旗公社临海的那面就是个悬崖峭壁,下面是深海,不像别的地方有沙滩可以赶海。像光明公社就有块沙滩,部队基地那边也有沙滩。”

   张庆国手指蘸水,在桌上画大致的范围,指出了红旗公社和光明公社的地理位置,又说了要是想买海鲜,得去光明公社买。但放到公社卖的海鲜不多,有时候也不一定能买到。

   嗐,还以为来了海岛能实现海鲜和水果自由呢,结果啥啥都没有。

   宋雨晴叹气。

   ——

   短暂的一天休息之后,宋雨晴又继续投入到劳动中。第四小队的插秧地点换了个离知青点近的,她和卫长顺中午都会回来睡午觉,但下午下工的时间就比其他人晚了些。

   没过去几天,她收到了姜凤霞的来信,得知她进到红星农场后就被纳入兵团统一管理,每天作息都是固定的,晚上还有“大会战”,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志白天一起上工、晚上一起学习。她在农场是吃的“大锅饭”,每天端着饭盒去农场食堂打饭吃,司务员很抠门,经常抖掉铲上的菜,到了他们饭盒里的菜就少得可怜。

   看她把插秧、捕鱼都说得生动有趣,一股欢喜从纸面雀跃出来,宋雨晴有些羡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