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官家的反应 810(2 / 2)

刘婕妤道:“杨家扈三娘提举祈福观出入宫中,倒是官家说那个杨元奇也来得不少,经常和孟皇后商议事情哩。”

赵煦脸色微变,这话听着总是不舒心。御史弹劾杨元奇,主要认为他作为西北将军,吊儿郎当无心公事,也有出入宫闱徒生是非的疑虑。赵煦想是不是该把他赶走了?

刘婕妤聪明在于她不能说杨家怎么样,但隐晦的扯点孟皇后和杨元奇的关系比什么都划算,她要做的是影响赵煦的感观。

……

第二天,赵煦把杨家相关的奏折全都看了一遍。这段时间最多的还是开封杨家,一个诰命夫人的事,不看没什么,一看全是事。

赵煦太明白杨家的态度,就像皇家的尊严,官宦之家一样要面子。赵煦也清楚朝堂的态度,老杨家和旧党关系斐然,本就看不顺眼,现在杨家给他们一个破绽,总会有人来顺手折腾他们一下。

赵煦问了下杨元奇来宫中的情况,还真不多,倒是孟皇后当年相交的女子时不时进来一趟,合计起来次数就可观,也难怪御史弹劾杨家媚上,这些女子多少和杨家能扯上关系,他们可以风闻奏事,不需要确定关系究竟如何。当然,孟皇后性子恬淡,除去孟家,来宫中寻她的的确是杨家,甚至如果把去祈福观算上杨家,那孟皇后和杨家就的确有些频繁密集。

赵煦很容易搞清楚这个诰命夫人僵持下来的原因,于家应该问题不太大,向太后对杨家的喜欢表现很明显,这让很多人投鼠忌器。这事并不会让杨家,特别太原杨家遭沉重打击,很多人就会收手,惹的皇宫人不高兴,完全就得不偿失。

赵煦敲着桌子,有点犹豫是不是要加把火。他有点想敲打敲打那个杨元奇,滚回西北去,又不想把事情闹大,赵灵儿和杨过在他心里也是良配,那可是他现在的大公主。向太后的态度也很重要,对比当年高太后,赵煦怎么都要让着她些,向太后没有任何争夺权力举动。那一个小小的杨家,她想护着,他就得帮着护着。

赵煦让人去问问吏部杨家诰命的事,他没有表明多大的立场,他遣人去问问,那这事就不会拖着,总得有个结果。

……

吏部司封郎中听闻官家问杨家诰命夫人的事,内心一怔。对于他来说这不是好事,因为一个五品诰命夫人是入不了官家的眼,现在官家在问,那只能是他关注这事,这种关注只会基于好感。

吏部司封郎中现在有些后悔把事情弄大,杨家几个折子已经到了朝堂。他可以说事情是杨家闹大,但他把事情拖下来,本来表现的就不友好,这才是这事得根本。刑部和大理寺关于于氏的查证并未有定论,短时间也不会有。大理寺几乎把事情抛了出去,给出了它的意见,刑部现在想要把事情掰过来,就得足够详细的证据。

司封郎中总算明白为什么翰林学士蔡京只是轻描淡写提了几句,和他联系沟通的多是将作监蔡攸,这不是一个决定性的战场,这不过是一次旁敲侧击的尝试。实际也是如此,官员之间的倾轧,最好的地方就是台谏,那里是可以不讲证据的,也不需要分辨常识中的对错。

现在司封郎中最棘手的是,他哪怕想把诰命夫人放出去,也得等刑部一个回复,要不,他原来所做的一切就会是笑话。官员不能办一件事,上面官家或者政事堂有人一问,他就改弦易辙,这传来传去会把他的官声毁掉。

司封郎中只能以正式公函询问刑部和大理寺,关于于氏家族的事情。同时问询礼部是否合适,他也明确告知对方,这里关乎杨家一个诰命夫人的赏赐。这说不上甩锅,不能有事了他一个人扛。他需要大家知道他的压力,这个函出去,大家也很快能知道官家过问这事了,大家的确需要一个最终答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