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潘金莲的想法 809(2 / 2)

开封杨兴真既然敢把事情扯开,在诰命夫人这事上力争一个结果,何不退一步,直接把整个爵位传下来,由杨元奇袭爵,诰命夫人给杨元奇的夫人,所有事迎刃而解。杨元忠因为是于氏的儿子,不解决于氏的事他不好袭爵,杨元奇能。表面上杨家并无不妥当,杨家袭爵一房亲家涉入宋辽政事,杨家不认为这有大错,不愿与亲家决裂,同时却做出退让,让爵位过渡另一房。这在外人看来都称不上杨家退让,整个杨家其实并无损失。当然,这么做损失最大的是开封杨府,他们才是少了里子。不过于氏的事就会迎刃而解,因为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再去折腾于氏,要知道这么做,反过来是帮了承继爵位的另一房扫清后患。

潘金莲的想法很正常,这是她一贯的倾向,她的老公才是第一。杨兴武的来函透露另外一个信息,杨元奇在开封呆久了并无好处。潘金莲不像杨兴武,开封的事她非常清楚,她和开封的信函就不曾中断。陈氏和杨元奇并不想滞留开封,是被事情牵扯住。

潘金莲觉得这时候就该快刀斩乱麻,按她的方法把事情了掉,陈氏和杨元奇赶紧北上。一旦爵位的事这么来,甚至李清照那个小妹妹的事都能有个说法。想着那纤弱的身影,潘金莲担心红颜薄命。

潘金莲给陈氏和杨元奇写了信函,说了一下太原的情况,现在各家当家人都不在太原,提醒他们最好早点北上。

潘金莲想了想,还是去了封信给扈三娘,把自己关于爵位的想法说了一遍,让她去和陈氏、杨元奇商量。自己这个信函来得突兀,这个事得他们几个当面说更好。

潘金莲对谢姨说起关于杨家开国男爵位,她个人的想法,谢姨有些吃惊,这事她不曾听说,谢姨想劝劝又觉得杨家这一代,杨元奇的确最是合适,他的几个夫人都有这个想法,这事就不好劝。

谢姨只得回:“这事我会修书给老爷,太太知道吗?”

潘金莲摇头:“元奇提过有心爵位,母亲不是很认同,其他不清楚。不过这次三娘在开封会和他们聊起。”

谢姨道:“那开封他们几个商定就好。老爷那边……唉……”

潘金莲道:“这时候要告诉他了,至于他究竟作何想,到时候说吧。这事也不是一下就能定下来的。”

谢姨点头:“不管怎么说,一笔都写不出两个杨来的。”

潘金莲回道:“就是不想开封和太原彻底分开。如果开封天波杨府觉得分开好,那太原也只能如此。”开封如果对这事不同意,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两家彻底分开。

谢姨幽幽一叹,事情只能如此,将来是他们做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