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西夏政局 729(1 / 2)

宋朝不安生,西夏最近也不太平。

梁乞埔很麻烦。

梁乞埔麟州之战虽然取得成果,宥州城破让一切化为乌有,他都不敢再麟州多做滞留。

西夏朝廷,别说李乾顺对他极为不满,连他妹妹梁太后也对他颇有微词。和议是李乾顺主导,梁太后却是默认了的。

现在宋朝新党上台,边境动作频频,那他曾经发起的战事就是一个累赘,宋朝是极有可能以此为藉口,不再履行和议。去年最后岁赐宋廷还是给了,但互市的事却拖了下来,对西夏来说,他们更需要双方通商,他们更穷。

梁乞埔最近连兴庆府都没回去,现在朝廷争端太大,各部族对梁氏极为不满。西夏的体制决定了,如果长期不发生战事,他就得把很大一部分人放回部族,后方生产也需要人力。他担心回去前方的兵权就会被拆解掉,这让他又不得不继续和宋朝发生边境冲突。

梁氏集团掌权的这六七十年,宋夏冲突很难平息就有这个原因,作为汉族出身的梁氏,他们需要战争把党项各部族团结在周边。梁氏集团又控制不了战争的规模。战争不是一方能掌控的,发起战争容易,结束就不是一方说了算。

梁乞埔清楚他必须有所动作,要不他没有理由一直滞留在前方。宋朝的连番任命,边境出现整军迹象,这又让他投鼠忌器,现在不是和宋作战的好时机。

梁乞埔需要一个破局的机会。

……

西夏国王李乾顺很麻烦。

李乾顺求娶大辽公主,大辽并未回应,这门婚事最大的影响是西夏各部对他的看法。李乾顺要从梁氏集团手里收回权利,需要西夏其他大型部族的支持。得不到大辽的支持,这些部族就会退缩疑虑,不管西夏谁掌权,他们起码能保证基本利益,谁愿意冒天大的风险去赌这么个未来,梁氏是掌握西夏最大军权的集团。

耶律南仙回辽国,李乾顺不认为她那个老爹就有办法,这和能力无关。耶律大石现在并不在朝堂,他不过是地方节度使,虽然有一定的区域军权,但那点力量是不足以影响西夏的。要不他何必非得等耶律南仙册封,不说其他,那就是个美人啊。

李乾顺重用西夏仅剩不多的王族子弟,在朝堂是有了一定话语权,只是西夏最重军权,这个没有,他不过是吵架时候多几个帮手,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李乾顺非常痛恨梁乞埔这次擅启战端,以宥州换麟州,这更让西夏切肤之痛。麟州至于大宋不过一个边境小州,宥州却是西夏嘉宁军司治所,大宋差点将其付之一炬。嘉宁军司段时间很难恢复过来。

李乾顺对大宋追究这次战争的回复写了请罪书,夹带的私货就是宥州的惨状。李乾顺不得不把身段放低。大宋对这个请罪书没有回复,他们认为必须追究责任人,仅仅是罚俸太儿戏。

李乾顺还不敢继续上国书,这对他的威信有影响,没有哪个国家的国民希望自家老大软弱。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