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杨家货运商行 723(2 / 2)

杨林带着小凤仙一起来找杨元奇和潘金莲,杨林道:“少爷,我想和小凤仙一起去杭州。”原来潘金莲是打算顾顔去杭州的。

潘金莲问:“顾顔不是说了她过去就好,总要给你们好好完婚。”杨林三十五六岁,十多岁就和杨兴武北上从军,是实打实杨家庄的老人,杨家为此专门给他弄了个从九品的官职。

杨林道:“不是小凤仙的事。太原不缺我,杭州却非常缺我这种人。”杭州只有张顺,又是杨元奇最关心的地方,杨家的资金走向他看得到。

杨元奇按住潘金莲的手:“好,杨林叔。到时候你和陈湖一起过去,多和他聊聊海洋。”

潘金莲一听杨元奇这么说,就不再多言,说道:“那我到时候和顾顔再沟通一下。小凤仙,这段时间你把顔楼交给她吧。”

杨林和小凤仙谢过杨元奇。

杨林关于这事想了很久,定边现在不缺将官,那里集中太多杨家的人,太原始终处于内线,又非常安宁,杨家庄的后人也在长大。他年纪不小,不想蹉跎。杨家这几年变化很大,他不想成为被落下的人。哪怕他的官职,对于杨家来说,杨兴武还认为给小了,太原很长时间就是他在撑着,但对于朝廷,这是不恰当的。现在太原张横、戴宗和张清都在,他们就是杨家的人,他更想自己出去闯闯。

杨元奇把张横、戴宗、张清、王婆和黒水仙都找来,做最后的调整。

北水帮的名字成为了过去,从现在开始就叫“杨家货运商行”。杨元奇把北水帮堂口转到杨家庄,这里水陆交通均非常方便,把码头再扩建一点就能成为一个物资集散中心,这要比太原买地发展节省开支,太原成为分行,由张清看着,戴宗也常驻开封。鸿雁堂由王婆和黒水仙在茶山一起看着就是。

杨家承担的货物运输越来越大,分为杨家庄和北水帮实际也造成很多事情重叠,把这些货运重写归集放在城外,只会让各地运输更加顺畅。

潘金莲最是开心这个,杨忆苦很多时候放在杨家庄,她却经常得驻足太原。现在好了,她以后多呆在杨家庄就行。事实上,这个调整陈氏和谢姨娘都夸赞还是这个儿子大气,看得开,她们估计更多时间也留在杨家庄。至于生活没了往昔的繁华,这实在不是说得上嘴的事。

潘金莲把潘毅调回杨家庄任职“杨家货运商行”,杭州杨力、定边杨平都归入进来,组商业体系。同时漕运以张顺张横两兄弟牵头,陆运由杨林和开封杨震牵头,重组杨家运输体系。码头归入漕运,客栈归入陆运。承载的情报体系王婆和黒水仙会进行调整。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动作,这个调整让人感觉杨家不再局促于太原。

杨元奇为这事又在杨家庄多留了几天,陈氏和谢姨也分居太原和杨家庄。这是杨家又一次大的变动。一旦这个确认,杨家发展就不会居于太原,实际现在杨家也并没有一直蹲守太原,那样太容易大家抢食。

杨元奇这几天有点象回到小时候,一边理事一边悠闲过日子。不过陪在身边不再是老姐,而是潘金莲和陈妙常,李师师没怎么搭理他,扯着张小娘在杨家庄四周游山玩水。她们和白鹭要跟着杨元奇北上,不会现在去和姐姐争抢。

随着杨思甜和小凤仙先行南下开封,杨元奇启程前往定边,杨家终究要踏上征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