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李清照的诗 721(2 / 2)

小凤仙谢过乐婉,原本小凤仙要去杭州,不过她不久就有婚事,小凤仙的良人不是别人,她是杨林的续弦,杨林有过一房妻子,走了有几年,留下一个儿子和女儿。日常也是杨家的人帮着照料,最疼他们的就是小凤仙。

李师师本来想演出一场,她已经太久没露面,这是她做了诰命夫人后最不自在的地方,陈氏不让她经常抛头露面,至少太原演出不行,陈氏现在对很多事宜有忌讳。

苏晓叹道:“以前的姐妹这次可都走完了呀?”一旦顾顔和乐婉离开,顔楼当年的楼主全部离开,新人换旧人,她多少有点感慨。当年她们之间更多的是彼此扶持,那时候都没想到一座青楼的乐籍,她们能有今日。

在整个大宋风月场,太原顔楼名声鹊起,不在于太原顔楼有多红火,有多推陈出新的节目,更在于当年各大楼主的最终去处,这才是乐籍最向往的地方。她们给了天下乐籍另外一种选择,不仅仅是取悦男人而已。

……

李清照《晓梦》

晓梦随疏钟,飘然跻云霞。

因缘安期生,邂逅萼绿华。

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

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

翩翩坐上客,意妙语亦佳。

嘲辞斗诡辩,活火分新茶。

虽非助帝功,其乐莫可涯。

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

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

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

……

这是李清照留给顔楼的一首诗,借梦喻景。李清照未能见证顔楼当年莺莺燕燕的繁华,却能想象那个时候大家此情此景的人生纠缠。这里或许不是大家的故乡,但有顔楼,何尝就必须回故乡,这里就是很多人的故里。这里的人生让人萦绕于怀!(ps:选自宋李清照的诗,曲解诗意,哈哈……)

小凤仙拍掌说道:“无名楼以后就挂这首诗了。”所以后世也有人称无名楼其实有名字——晓梦楼。

……

黒水仙这时候过来说道:“师师夫人,戴当家先去了杨家庄茶山,他想把鸿雁堂放那里。”

李师师点头:“不准调用杨家庄壮丁。”杨家庄没有多少壮丁,大部分是一些刚刚成人的孩子。李师师把杨家情报机构单独独立出来,放在杨家庄最大的麻烦是杨家庄本身是有一定战力的。关于情报和武力分开,这是杨元奇一再强调的,她可不想惹自己的相公心烦。

小凤仙知道一些内里,笑着说:“杨林在杨家庄也会注意的。”

……

看到这里的书友给个五星加个评语吧!发现评分很重要!谢谢了,动动小手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