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还是得处理 710(1 / 2)

杨元奇没在祈福观,是因为和几个陈留家族有约,来的是王甫和李浦。

杨元奇嘴上说没钱不干就是,那是面对自己的女人,压力不用她们来承担,事情能办终归办掉好。

杨元奇简述祈福观园林建设的情况,主要是拦水坝和码头的建设。杨元奇直接陈述,户部现在就大兴土木项目非常抗拒,祈福观的资金存在不足,拦水坝对陈留也是个民生工程,陈留是有可能通过县衙和开封府要到一笔资金。

李浦说道:“按杨大人的意见,码头会是杨家投入,拦水坝则由陈留开支。杨大人,拦水坝的位置偏于河道上游,哪怕灌溉最得益的也是祈福观,下游调解非常有限。这个提请需要陈留几家士绅一起提告,一般来说,开封府哪怕同意要想资金足够,各家士绅可能也面临分担问题。上游本来就有些偏僻,最大的熟地就是祈福观所有。这事我们得益太少,要说服别家很难。不用讳言,我们自己家族内部一样会有疑虑。”

杨元奇知道手里的东西不够,大家合作得有利可图,现在明显陈留几家介入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如何不疑虑。这个拦水坝成型,改善最大的是上游,会形成一个小湖,湖周边大部分地都是祈福观的,水运通航再把路修一下,这块地价值就能显现。

杨元奇说:“水坝成型,上游很多野地稍加投入也能成为田亩,加之有水库,灌溉得到确保,很难说不会成为良田。杨家不会涉入那些地块。”

李浦犹豫的说:“这种收效过于长期,杨大人,这其实更是需要说服开封府。”这是开发田亩的套路,这事能干的只能是官府,因为短期投入很大,收效却非常长期,甚至也可能没有经济收效,唯一能保证的是官府有政绩,开发出良田来的话。这种事也就几个人口集聚的大型州府可能愿意做。士绅这样提告开封府大概率不会接话。陈留又不是养不活人,急缺田地。

杨元奇这有点像画饼,空手套白狼。

王甫问:“杨大人,我想问祈福观的态度,祈福观!”王甫强调祈福观这个字,意指孟皇后,祈福观不是杨家的,是皇家给赵灵儿的,最能代表祈福观的是孟皇后。

对于王甫他们来说,如果能因为这事和孟皇后扯上关系,他们就会认真评估,哪怕真有亏损只要各家一起撑得下,都是可以商量。这个水坝是孟皇后坚持的,大家亏钱都做下来,那这份人情值得。很多时候,宫中传出来的话对下面办事的人影响会非常大。

杨元奇的犹豫恰恰也是这个,换做以往他可以抬出孟皇后,现在却是不愿。云良阁的交易让杨元奇清楚,王甫和端王赵佶、蔡家这些家族都扯上关系,他实在不知晓把孟婵扯进来,将来会发生什么?!

杨元奇这次邀约王甫,就曾经想过要不要喊孟励,那意义就不同。他自己否决这个想法,就是有很深的戒备。他自己都保持和这些人的距离,孟皇后和他不一样,别人不会想着和他杨元奇主动打交道,但一定会想和孟皇后,他不能扯她虎皮办事把她陷进来。

杨元奇说:“祈福观其实没什么态度,他们需要的是皇家园林,现在不好大兴土木,那放着等有机会再修就是。”

王甫道:“杨大人,你我对商业都有一定的领悟,那我觉得你得多给些理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