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高太后崩 654(1 / 2)

元佑八年九月,西夏梁乞埔率十万大军攻河东路麟州,消息传开封,朝野震惊。是时,宋夏达成边境和议仅五天。

消息传到皇宫,即日,太皇太后高滔滔崩!

高太后是听闻这个消息,惊怒而亡的,她走得极度不甘。高太后乃至整个政事堂,对这次合约是有期待的,特别就高太后而言,如果这个合约切实履行,这等于留下一笔巨大的政治遗产。史书一定会记录,她交给她孙子的是一个四海靖安的国家。大宋北边最强大的两个国家,都和宋达成和解。

这一切随着边境这个急报烟消云散。十万大军攻麟州,这不是边境突发的冲突,任何说辞都遮掩不来,这是切切实实的一次来自西夏整体的军事行动。也就是说,在和谈过程中,西夏其实一直在准备。当史书把合约签订时间和西夏犯宋时间放在一起,这简直就是扇了一个巴掌给大宋朝堂,还是狠狠的打在脸上那种。

府州折家的加急军报已经经河东路转枢密院,赵煦都来不及处理高太后的丧事,政事堂听着枢密院一个承旨对前方战事的汇报,噤若寒蝉。

西夏越过毛乌素沙地,折家哨骑察觉,丰州、府州、麟州见烽烟告警,此时别说坚壁清野,能把青壮撤离田地聚集城内都是万幸,这还是府州精锐两千骑兵倾巢而出争取的时间。府州最大的庆幸就是西夏先期抵达的军队不多,没和他们争雄,那时他们更多的是控制整个战场边缘。

西夏后路大军到后目标直指麟州,先期抵达的西夏骑兵目的就很明显,他们本就是来监控府州的。西夏攻麟州,最要注意的就是府州可能派出的援兵。

府州折家报请河东路调吕梁山东侧的保德军火山军尽快进入府州,这个报请实际暗含另外一个意思,在这两军未过吕梁山进入府州前,府州可能不会派出援军。

这一点河东路和枢密院都能理解,这个时候府州的重要性要高于麟州,府州一丢,吕梁山西局面就难以挽回。那时宋朝要扭转局面,就得从吕梁山口对着府州冲出去。折家在麟州有着庞大的利益,除非是不可为,要不他们不会不救。

河东路的应对方式就是如此,急回函要求折家确保府州不容有失,保德军和火山军,河东路要求其集结西出,实际这两军州不在外线,武备本就松弛,和谈达成在即更加松懈,估计等他们过去,黄花菜都凉了。

现在的河东路对比原来河东路是个缩小版的,延州等几州和原来永兴军路靠前的几州组鄜延路,设经略安抚司,同时河东路也设经略安抚司,路帅是王安礼。

纸面上的数字文字这个时候起了很大作用,王安礼命折可大确保府州的原因在于,他看到了保德军火山军两个军州的数字,各有二十四营厢军。对比府州十二营禁军和十八营厢军,他觉得府州的数字更靠谱让他心安一点。当然这个数字传到枢密院就是,他救不了麟州了。

……

赵煦坐在龙椅上,他内心有些慌乱,同时他也有手握权柄的喜悦。作为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少年,当他真正可以做一个决策的时候,恰恰是一场战事,不能要求太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