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张小娘的诊金 512(1 / 2)

高太后很想听听这个杨元奇说点真话,就是当他说完,高太后又很想发怒,这不是她想听到的东西。

高太后不清楚她内心深处是喜欢杨元奇的,她想听到这个人夸赞她仁德圣明,她一个老妇人更想听他说她非常好。高太后有些泄气,不能他说了她不想听的又罚他吧。

高太后只得安慰自己,小孩子懂个什么方略,关于对外军事,一腔热血,只想着开疆扩土,自己能荣华富贵,也不想想他老爹当年多苦,稍有不慎就身死他乡。

高太后叹:“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旧党儒家思想伦理道德的对外战略的集中体现,他们更希望大宋朝休生养息。

杨元奇不会去和高太后争论这个,各自的关注点不同而已,杨元奇告退而去。

……

高太后最后会不会允苏轼离开,杨元奇不知道答案,这次觐见结果还是好的,她怎么都没发怒斥责他多事。

杨元奇回去的时候,陈妙常、李师师还在和孟婵闲聊,孟婵这点比较注意,她给高太后提起这事已然有些逾越,那就不在那里听。孟婵也不想听这些国事,还是回来和两个妹妹一起愉快些。

杨元奇这一去有点久,陈妙常和李师师是有些担心的,等到他回来,脸色才松懈了下来。

孟婵说道:“这皇宫又不是龙潭虎穴,你们紧张这么久,仔细我一直都在这里呆着的人啊。”

陈妙常说:“这能一样么?你是皇后啊,半个主人家了。”

杨元奇谢过孟婵,她帮这个忙还是担了风险。这个谢礼倒让孟婵有些不悦,你要担心就别来求我啊?求了还说个啥谢。

李师师撇嘴说:“这也有些晚了,我们这就离开吧。孟姐姐要是得空,记得出来散散心才是道理。”

孟婵点头,内心却叹气,以前固然可以,现在有了身子,怕是很难出去了。

……

高太后很乏,和杨元奇的会面,她有些失望,君君臣臣关系摆在这里,她知道不管如何,杨元奇的话都只会是一半,特别涉及政事,他也不一定精通。她感觉自己想岔了,应该问问他的家事还更好,她读到的关于他家都是外面人的看法,也许她更应该问他这些才好。

关于苏轼,高太后倒是打算放他出去,这更像是一种私人请托,因为家事他很想离开,那何必强留?!

高太后感觉很乏,是因为她虑及后事了。赵煦性子一样有着执拗的一面,这让她忧心,赵煦几乎不表达对政事处理的看法,他只是听着看着,但她清楚赵煦是有想法的,估计还和她的不一样,要不何必沉默如此。他不赞同说出来也没用处,那索性不说。赵煦以后的选择就可想而知。

高太后累是因为她清楚她改变不了什么了,赵煦做皇帝都七八年,她没有精神折腾,要不,对整个大宋朝更是一场灾难。她只能寄希望向太后、朱太皇妃、孟皇后这些人能多陪着他,朝堂臣子们将来能劝诫他,让他凡事不必太过着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