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高太后的突发奇想 446(1 / 2)

高太后身体越来越差了,对于孟婵这个皇后,高太后现在是很满意的,她看得到孟婵的规劝,孟婵希望自己那孙子能更多耐心,多尽孝道。

高太后心中有些担忧,赵煦大婚后她应该交权出来,她有些不舍,所以她很迟疑,这种迟疑拖到现在,让她觉得不好收场。

高太后把苏轼弄回来,希望这个先生能再教导赵煦一点道理,凡事不需太急,多想想多稳住。苏轼回她,官家已经长大。

这个回话让高太后心中有些悲凉,这句话还有另一层意思,他在劝诫她,那个人已经长大了。

……

向太后过来了,高太后和向太后关于赵煦的婚事是站在一条线上的,她们都喜欢孟婵,高太后现在有些忧心刘婕妤,这是赵煦的另一个妃子,他太喜欢她了,认为她可人。

高太后想向太后帮她一起想个办法压制一下她,向太后却是不愿意了。皇后和妃子都是赵煦的妻子。

高太后这个老祖母对这个孙子做的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多到赵煦承受不来,这是一种长期压抑。

高太后上朝会带着孙子,下朝一样带着孙子,直到他大婚。她没有想过赵煦不仅有先生教导,他是全程看着朝堂各种争端的,他在旁边默默的看,他的心智要比别人更为早熟,朝堂本来同时也是天下最尔虞我诈的场所。

高太后是不能再把他当孩子的,向太后作为旁观者在这点上看得比高太后清,她觉得那个刘婕妤能给赵煦带来欢喜,那让她去就是。孟婵是皇后母仪天下,这很好。

高太后无奈了,她权倾天下,一样做不到所有事情,她不能这个时候再去和孙子闹翻。向太后这个劝诫也对,孟皇后雍容华贵,刘婕妤能陪着赵煦,让他开心点,这根本就是个最恰当的组合。

……

高太后想到了那个杨家,因为孟婵的缘故,她很容易想到,而且他们家族有趣,有趣这个词,在高太后这里为数不多。

高太后觉得那个叫杨元奇的小子回开封后,把鸿胪寺的事情一搁,四处玩耍,这和怨望没有关系,那就是一个小屁孩喜欢玩,那是压抑不住的本性,他欢喜着呢。倒是苏颂这个老大人多事,非得丢个其他官职给他。

高太后对杨元奇现在有好感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李师师。她见到过几封李师师写给孟婵的信函,虽然里面有些俚语看着不着调,有些就不该写给皇后,但女人之间这种直觉还是有,那个李师师是非常希望孟婵能够幸福,和她那个孙子一起。她不能要求李师师一个乐籍还得和文官们一样,写个信也正正经经引经据典的讲道理,李师师给孟婵说得很多是女人的道理。

高太后觉得杨家眼睛很毒,难怪那个陈氏哪怕她是乐籍,也把她娶进来做侧室。她觉得要是那个刘婕妤能和李师师这样,她什么都不用担心了。就像陈氏把她娶进去,不用担心那个陈妙常了一样。孟婵和陈妙常很像!

孟婵在高太后心中份量其实非常重,从那场浩大的婚事就能看出。孟婵性子不争不抢偏于柔弱,作为皇后,大度大器没错,但也得让人害怕,她得有爪子,她没有利爪,她也没有李师师。

高太后这个时候想到了一个人,开封杨府的杨垣怡,太原杨家就是这么好笑,杨垣怡的婚事太原杨家做主,他们倒好,让她自己找。这都是哪门子事,杨元奇自己找没问题,天天在外面浪荡打溜,你让女子怎么好找。

高太后问向太后:“我想帮官家再娶个进来,开封杨府的一个小娘子。”

向太后有些诧异,官家身体并不好,没必要娶太多,宫中更是不缺女子。

向太后想了想:“要不要问问朱太妃?”朱太妃是赵煦的生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