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潘易岭办事 340(1 / 2)

潘易岭来拜见苏辙,他在家里被几个女人闹得头大,想来想去也只能找他想办法。

苏辙刚出使辽国回来,还挂着权吏部尚书,不过他这次出使辽国载誉而归,以现在的旧党声势和他的地位,估计还能提升,起码这个权字会去掉。

潘易岭直接说明了这次的来意,他就是来为自己女婿杨元奇谋点编制的,家里女人说的对,管你国策不国策,扩编不扩编,他这是为女婿的命办事。

苏辙对杨元奇没什么感觉,杨元奇他哥哥喜欢,但杨元奇和苏轼一家非常近,却始终没有登过他门,多少有些不对。毕竟杨元奇和整个苏家关系都处得不错。

苏辙对潘易岭却非常看好,进士及第,在开封府官声还好。这个忙他不得不帮,这么点编制小事情,他也需要朋友下属。

只是这事归着枢密院管,韩忠彦他不熟悉,但这种事情不会拦,现在拦这事的是签枢密院事王岩叟,他们两系本来就极不对付,他哥哥苏轼更是和他们撕破了脸,他不可能给苏辙这个面子。甚至他把扩编事否决可能就是给这一系使脸子。

苏辙想了良久:“这样,我要吏部考功司把这次叙功赶紧递上去,杨元奇立了大功,官阶提升是正常的,这样政事堂好有个由头引到扩编的事来。”

枢密院这点小编制的决定权力是有的,政事堂不可能去置喙他们办事不对。但通过这边把这事丢到政事堂,那就可以议议,起码范纯仁和苏颂两个老大人还是护着杨元奇的,给他多加点兵这事有什么?!

苏辙说:“就是不知道政事堂最终结论了,刘挚他们应该不会同意的。”这么做还不知道会不会引起韩忠彦的反感,要是他也说不行,两个枢密院的人都这么说,这事就办不下去了。

潘易岭谢过苏辙,他能做到这一步已是尽力。

……

木波镇,杨家营正在统计功劳记录在册,朝廷只会对整个杨家营进行奖励,后续的具体分配是杨家营自己的事。

关于功劳,杨元奇要求各都只记到队,杨家营本来就是以合力取胜,你要去分辨谁带回来人头,那以后队列就不用保持了,大家都想着割人头去了。至于最后还有个人功勋,也是给到战死或重伤的人。

这个很快取了大家同意,操作性也很强。现在麻烦的还是抚恤,哪怕加上朝廷的赏功,对于战死或伤残的人来说,这也是杯水车薪。

吴用和朱应现在有些头大,有些人可以安排,但也只能一部分,杨家营带不了这么多伤残人。杨元奇又一定要他们必须想办法处理。

吴用最后把结论给到杨元奇:“杨头,除非你做大,要不,我连田地都找不到那么多。”

杨元奇默然,原来历史没有说谎,有的时候你不做大,你连手下的人都顾不得。

杨元奇无奈了:“我会书信写给太原,这次让杨家各路产业吃掉一部分,清风寨吃掉一部分。可能到时候你或者朱应,谁带着人回趟太原,把事情在那边交接好。”

吴用点头,清风寨跟着杨元奇的确是个最好的选择,杨家可靠负责。

杨元奇心里非常不安,这次是可以,下次呢?清风寨和杨家不可能还有位置安排以后的人。

这件事弄下来最大的一个好处是,吴用和扈成商量,清风寨要加快与杨家营的合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