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遇敌 329(1 / 2)

今天的黄昏已经非常冷,武松牵着马带着10余个人往最东端的土堡行去。

杨家营有个规定,非战斗需要不允许骑马,关于骑兵,朱武还在和燕小乙拟定具体条例,但步兵只有他们几个都头有马,几乎大部分时间是不能骑马的。

杨元奇对于军法的执行非常严厉,他给督查队说得很明确,非战时多打人,那么战时就能少砍人,打人和砍人感受是不一样的。

他给了督查队“一刀”的权力,他们能根据条例给任何人一刀,非战时这一刀是带刀鞘的,战时就是明晃晃的一刀了。受罚人没躲的情况下,只准一刀!

所以督查队有了另一个名字“一刀队”。他们可以背条例可以砍人,但不能骂人。不能骂人这条引起很多争议,行伍之中,骂人和脏话太难区分了,杨元奇还非得区分这个。另外一刀队更希望战时,因为那样他们自己需要背诵的条例也非常少,非战时有点多。听说晁都头正在和杨头商议,得找些笔墨的人,把东西简化点,杨头东加一点西加一点,这太容易乱了。

武松带着12个人在巡查岗哨,多出来的2个人就是督查队的,武松对他们是有指挥权的,但他们比其他的人多的一个权利,就是回去报告他们的所见所闻。也是因为这个权利,武松只能把他们两个带身边,最后时刻用,这样也好,不会打散他队伍的阵列。

巡查岗哨已算战时,作为督查队,他们亮出刀必须经武松允许,应不应该亮刀不是他们决定,他们只能回去后如实汇报给他们另外一个头,晁盖。

督查队条例里面的第一条,原则性条款。战时任何时候,他们都必须服从指挥官的指挥。哪怕武松要投降,这也不是他们能判断的,下级服从上级,这不是督查条例了,这是军队最基本的准则。

一刀队很多人员对于这几个条款的理解不是很透,杨头给他们简单的处理了下,战时服从武都头指挥,战后如实汇报晁都头。仅此而已。

武松对裴宣说:“这条禁酒的条例应该改点点,这天很冷,过段日子黑夜会更难熬。”

裴宣是一刀队的一个队正,他原是北水帮的一个大头目,读过点书,他是主动跟随杨家来军伍的,北水帮大头目在太原其实混得不错,他来这里有点小心思,他希望他小弟小妹以后不走他的路,他能看到的最好是杨家。

裴宣道:“别和我说啊,你再说我都想喝了,你找杨头说去。”他和武松在北水帮就非常熟络。

武松说:“这事得先和晁都头商量,不行,得找朱武都头,他办法多。”

裴宣道:“你明天不是有半天休息,能喝的吗?”

武松说:“你就没认真听我说话,我是说以后冬天夜里天寒,岗哨这边带点酒好撑。”

裴宣想了想:“好像是可以沟通下,不多别坏事就好,那玩意抗寒。”

……

到达东边这个岗哨,天色已黑。每个岗哨有20个人分班值守。

武松大概看了一下,道:“我和带了的10个人休息一下。裴宣上半夜你别休息了,帮忙看看,下半夜我来。”岗哨本来按三班倒负责轮换,无需他们这队人参与。

裴宣回答:“诺!”

武松醒来的时候有些晚了,裴宣没喊他。

武松跑上来说:“怎么不喊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