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苏轼的尴尬 252(1 / 2)

苏轼把杨元奇叫了来,这次杨元奇带着一大群人,王朝云倒是高兴了。

除了陈妙常和封宜奴,杨元奇还把李清照找来了,苏轼不是一直说李格非这个女儿才气斐然么,这不一起来见你老人家。

李清照先告状:“苏爷爷,他们几个为你“明月几时有”谱曲,我现在也是做了一曲赠孟婵,他们竟然说这词不好谱?你倒是说说,这词哪里不好了。”

苏轼本来就不耐杨元奇多管闲事,顺着这话就说:“我觉得你的是好词,可以谱上一曲。”

李清照这下来劲了:“看到没?你们怎么说?”

杨元奇、陈妙常和封宜奴都不知道如何接口,陈妙常只得说:“这几日我就回太原,知音楼也没什么曲子传来,那这次我带回去,要顔楼一起为你这词安排一下。”这话其实打了折扣,安排这事可广,谱曲算一种,大家一起弄个和声之类的也算啊,哪怕弄个舞来搭配也行。

李清照这话是分辨不出来的,高兴的说:“嗯嗯……那你们得快点。”

封宜奴说:“明月几时有,我们几个都在,还是可以调整一下。今日得空,刚好几个人合计一下。”

苏轼一听,拍掌道:“那敢情好,这可是几大名家呀。你们刚好谈,我有点事问这个小崽子。”

苏轼把大家丢在厅里,带着杨元奇去了书房。

苏轼看了杨元奇一眼:“潘易岭也要进京了,开封凶杀案和绑票案有关?你们这是打个什么主意?贾易去到开封府,李之纯很不开心吧。”苏轼察觉这事不对了。

杨元奇道:“本来挖好一个坑,以为贾易会跳,没想到他机灵,想来他和这事无关。”

苏轼想发怒又感念杨元奇的心意,贾易当年之所以被踢出京,和新旧党争无关,是因为他这个侍御史咬着苏轼不放,大家被搞烦了。苏轼真是被他折腾得焦头烂额死去活来,还不好还嘴。

李之纯调潘易岭来开封,苏辙都会过问要下面赶紧办了,就是大家都猜到这内里的道道,特别杨家既然要拿王家立威,怎么拖来拖去的。虽然不知道里面打的什么鬼主意,反正弄回来再说,总能让你贾易两头烦。

苏轼说:“何必再计较这事?!”

杨元奇道:“最初也不是有意为之,不过碰到了也就试试,你老人家心里堵不好发作,我可不用顾忌。只是最后贾易这番操作,让人不得不叹服,杨家还得承他情了。”

潘易岭不是贾易提的,贾易却的确提了杨兴武。李之纯这个顺水推舟尽管会让贾易难受,这事上他其实已经脱困。

苏轼嘿嘿笑:“现在你发现大家都不是省油的灯了吧,还是赶紧去国子监拿个诰身滚回西北吧。”

杨元奇讪笑:“这不趁着你们这么多大佬在开封,试下手,反正这事不大,我又死不来。这次懂了,我这种小子,压根斗不过老狐狸,拿到诰身就赶紧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