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督公的对食(18) 120(1 / 2)

夏子萱捂住嘴巴,又笑了一会,方才拿着奏折凑过去,指着上面一句话,对宫朔分析说:“督公您瞧瞧,这位自称已经闲赋在家一年零三个月的户部侍郎江忠。”

“明明是自己按耐不住,想要回京就职,非要写得那么冠冕堂皇。说什么是唯恐自己闲赋,增加了户部各官员的负担,又适逢江南一带水患,赈灾之事刻不容缓,他深感惭愧……”

夏子萱把这个江忠的折子给使劲地批判一番,实在是夏子萱最鄙视那种想要趁着赈灾,大肆敛财的贪官。

不巧的是,这个江忠就是这个任务世界中,最大的贪官。

原剧情中,这一次的赈灾,那江忠请求回京述职的折子李千寻准了,并且因着户部尚书成了伪女主宫斗的牺牲品,一时半会没有合适的人选。李千寻启用了因守孝闲赋在家的江忠,将其直接擢升为户部尚书。

江忠身上带着钦差的头衔,加上户部尚书的官职在身,一路南下,也一路大肆的敛财。

最后流民没有得到安置不说,江忠为了防止有流民北上,竟然下令命官差将流民聚集在破庙,造成了瘟疫蔓延,死伤无数。

江南连续三个省府,成了瘟疫爆发地,江忠担心自己贪污的事情曝露,隐瞒再请不报。

直到有百姓九死一生逃出去,一路行乞到达京都,告御状。

李千寻大怒,正准备将大boss宫朔拿下,听闻江南之事,便决定借刀杀人,命宫朔率锦衣卫和东厂的亲信,先一步赶去江南一带赈灾,并找到江忠贪污的各项罪证,就地格杀。

这就是剧情中有名的‘金秋之乱’。

因为李千寻身边有其皇叔靖王李培梁安插的细作,当初先帝李栋梁胞弟冕王李沧梁叛乱,是靖王、萧王不远万里领兵救援。

所以先帝纵使有削藩的雄心壮志,无奈那个节骨眼,不允许他提出这个举措。

先不说朝堂上,对于那萧王和靖王的一番感激和尊敬,就是两王所在的藩地,也是爱民如子,深得民心。

李栋梁当时要是执意提出削藩,估摸着不是被御史台那帮老古董唾沫淹死了,就是被天下悠悠之口叫嚣着,赶下龙椅。

帝王者,总会奉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所以说无论是先帝还是今上李千寻,对于靖王和萧王,都是忌惮。

相应的,萧王和靖王或许一开始真的是想要管理好自己所在的藩地,那一亩二分地。但是随着先帝开始到今上,总是有看上去公正的旨意,实际上背后的心机不言而喻。

久而久之,两王再热忱的心,也是要蒙上了一层寒冰。

如果不反,等待他们的就是砧板,届时任凭李千寻拿着刀,对他们为所欲为。

若是豁出去一切,铤而走险,万一成功了,他们还能够成为人上人。

所谓富贵险中求,自来枭雄都会有此壮志。

适逢安排在李千寻身边的细作传来好消息,准备将宫朔这个得用之人,连同那江南几个被瘟疫蔓延的城池,如数地斩杀掉。

两王将计就计,默默地将兵力往江南一带囤积,就等李千寻付诸行动的时候蹦出来,揭发他这险恶用心。

金秋之乱的结果就是李千寻失去了江南一带的民心,宫朔这个大boss也察觉到他的险恶用心,一怒之下干脆和两王汇合,公然与朝堂对抗。

姚家这个时候大小将军领军平乱,这场战争持续了三年之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