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无中生有 20(1 / 2)

宴席散后,我暗中派人去请来了张绣,到我的帐中密谈。一来是为了掩人耳目,二来也是提前会一会这位日后的优秀主公。毕竟用人不疑和虚心纳谏都是极为少见的优秀品德,这样的主公,估计袁绍手底下那群老登都得馋哭了。

“少将军,杨奉此人,恐怕靠不住吧。”

我也懒得再客套,一上来就是直奔主题。

“监军大人明鉴,那杨奉乃车骑将军李大人亲信,常怀骄矜,不服号令。此番又自请前去宁息将士,多日无功,反增怨恨。叔父权念李大人情面,未尝责罚。”

那个老好人想必是不愿去得罪李傕的,然而这杨奉的所作所为也不可能是那个远在长安的狗军阀的指使。突然调来屯田,将士们心中有所不满本就是在所难免的,疏导安抚一下也就是了,能闹出多大事来?

“因为区区一些抱怨,就如此小题大做,打着督查的旗号处处戒严,耽误耕种,其心可诛。”

张绣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放着太平日子不过,真能有那么多人愿意去关外打仗吗,不见得吧。只怕是有人别有用心想要把事情闹大。在这忙得不可开交的春耕时节,采取处处戒严这样激烈的手段,不仅徒增了军士们的心理压力,还会贻误农时。

“若是放任如此下去,必然会大大影响到军屯的粮食产量,甚至令整个屯田计划都功亏一篑。为了支撑起屯田的开支,国库早已捉襟见肘,若是再无法收获到充足的军粮,后果不堪设想。”

“依监军大人之见,将那杨奉捉拿法办便是。”

他终究还只是个二十几岁的少年人,即便嘴上应承,可心底里的一些想法却也是藏不住的。从那语气中我似乎察觉到了一丝失落与不甘。

“少将军亦不甘屈居田亩,欲建功沙场乎?”

我忽然话锋一转,语气却变得柔和,尽可能地减少了话语中质问的意味。

“末将不敢……”

他下意识地回避着我的目光,比起潜藏着的不忿,更多的则是身不由己的无奈。

“在下敬仰将军气度不凡,故此相邀,少将军何曲意相欺耶?某虽不才,愿闻将军之志。”

我拿起桌上的酒壶,斟了满满的一杯酒,双手递给了张绣。他迟疑了片刻,才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绣自幼习枪十余载,后随叔父征战多年,非为名利。唯愿以毕生所学,宁息战乱,解民倒悬。怎奈天不遂人,半生未立寸功,庸庸碌碌。今屯田虽为利国利民之策,终老田亩之间,实难慰绣平生之志也,”

说到这里,眼前这一米八几的汉子眼眶都有些发红,看得出来这份情感已经在心中压抑了很久了。这位年轻的猛将自出道以来,失身事贼多年,好不容易熬到了转正,以为自己终于可以为朝廷出力,当一回正面人物了,结果被发配来种地,心里估计也是委屈坏了。

“少将军此话当真?”

我立马做出一副伯乐遇见千里马时的激动样子,握住他的手,用炽热无比的目光盯着他,就跟原著中王允pua貂蝉时一个德行。

“千真万确。”

“眼下就有一桩天大的功劳,不知少将军可敢以身涉险?”

“肝脑涂地,绣,万死不辞!”

年轻人,终究还是太年轻,我本来还在想如果他们叔侄俩心里也抵触屯田,该怎么解劝才好。什么苍生啊,大义啊,天大的道理在心里兜兜转转了八百遍,说出来总感觉有些苍白无力。现在想来,还不如直接顺其自然,想打仗还不好办吗,乱世可有打不完的仗等着这小伙子呢。

“少将军,且听某一言,如今函谷以东,白波贼猖獗。假托匪首张角复生之名,意图犯我疆界……”

一番热烈的探讨后,我终于定下了整个计划,直听得张绣心悦诚服,再三拜谢而去。不得不说,满腔抱负理想的热血青年真是好用,就这他还得谢谢咱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