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县试入场 15(2 / 2)

看着自己抄录出来的题目,徐平安认真的思索着,这话整体所表达的意思是君子遵循着中庸之道行事,不能半途而废。即便避世隐居,终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晓、赏识也不应觉得后悔。徐平安想了想,随后在草纸上组织了下语言,便开始动笔了。

“君子要做些光明正大、光明磊落的事情,而不去做那些投机取巧、哗众取宠的低级层次的事情。真正的君子当然就应该去奉行中庸之道,但绝不是去做些行为荒诞、欺世盗名的事情,不是去钻研一些隐僻无用的假学问。这样只能误入歧途,和中庸之道背道而驰,结果离这种大道越来越远。好出风头的人不懂得什么叫做不偏不倚,持之中庸;好走极端之徒更不明白什么叫做恰到好处,无过之而无不及;那些大胆妄为的人也不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而这些行为,都是不符合中庸之道的,是跟中庸思想截然对立的。所以,做这些事情的人肯定不是真正的君子,因为真正的君子绝对不会做出这种违背中庸思想的事情,这些事情也是他们所不齿的……”

等到徐平安写完第一题时,抬头望向考房外,正在修整。这时,只见差役提着灯牌正在巡游,正巧走到了他的考房门前,对着眼前的差役笑了笑,随后便低下头看起了第二道题。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当徐平安看到题后,脑海里便出现学习《孟子》的场景,大意便是君主要像爱护人民,关心人民的生活,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想到破题之法后,便立即提笔写了起来。

随着考试的进行,时间很快便来到了中午,按照考试流程,两道四书相关的题目后便到了试帖诗,五经文的题目了。徐平安静静的坐在考房内,双手抱着素饼慢慢的啃了起来,随着书吏走到他面前时,他赶忙将未吃完的素饼放到一旁,将题目记了下来。

“写春,果然老师讲的不差,县试一般出的诗词不会太难。”徐平安自信一笑,抬头望向外面,随后提笔。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看着自己写的诗句,徐平安笑了笑,随后将之前写的试卷检查了一番便起身出了考房,向着考官的方向走去。

当几位考官看着徐平安手拿试卷走向他们,他们几个也相视一笑。

“诸位,你们猜此子是庸碌之辈还是可造之材?”

其中一名考官笑道:“州牧之子,岂有庸碌之说?我比较好奇,他写了什么。”

当徐平安走到考官们的身前时,看到几位考官面带笑容的看着他,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还是鞠躬拱手后将试卷呈了上去。

那名考官拿过试卷,看着上面工整的字迹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对着徐平安说道:“写好了就出去吧。”

“学生多谢各位老师,学生告退。”

向考官们一一行礼后徐平安便在差役的带领下走出了考棚。

当徐平安走出的考棚大门的那一刻,深深的吸了下外面的空气,那种自由的感觉瞬间充斥着他的心头。

“这谁家的孩子,出来这么早啊?”

“看着穿着多半是富贵人家的子弟,来走过场的罢了。”

看着远处等候的福伯,徐平安快速的走上前抱住了福伯,随后坐上了马车返回家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