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四书之始 13(1 / 2)

四书不释手,日旰忘晨飧。

随着日月更替,竹林中时而时出的传出朗朗读书声,闲杂期间伴随着孩童的嬉戏打闹,这一晃,一年多时光匆匆而去。

“明日起,大家将进入新的篇章,自古以来,有的文人以求官治国为荣,有的文人却以潇洒为生,但都离不开四书五经,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也称为《四子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这些书籍包含了众多人类智慧和智慧启示,望大家今后好生学习。”

在苏旭短暂的将后续课程介绍过后,一天的课程便已结束,儿童们站起身齐声道:“先生,再见。”

随着苏旭离开课堂,原本安静的院落瞬间变得嘈杂起来。

“哥,赶紧走,今日大哥回家啦。”方钰开心的拽着徐平安就往外跑,徐平安紧忙抓起身边的书籍,生怕遗漏。

远在,看见朝着自己奔来的福伯看见方钰和徐平安会心一笑,掀起车帘,待两个小家伙坐稳后便驾车离去。

方府大厅内,方乾端坐在正中间,其前方一位青年坐在一旁正在诉说着什么,只见其身穿淡绿色的直襟长袍,衣服的垂感极好,腰束月白祥云纹的宽腰带,其上只挂了一块玉质极佳的墨玉,形状看似粗糙却古朴沉郁,面孔坚毅,长相俊朗,与面前的方乾竟有七分相像。

片刻,方乾挥手打断眼前人的发言,说道:“锦儿,身为集贤殿学士,不要轻信官场的谣言,上面如果真要动咱们方家,你是听不到这些话的,做好本分之事,你爹我还年轻,还能守个十多年。”

见父亲中断与自己的深入交谈,方锦只能无奈摇摇头,问起来家里的情况。

自从入京三年以来,他都快忘记妹妹弟弟的长相了,随后嘴角笑了笑说道:“父亲,我刚才听娘说小弟小妹都入蒙学了,现在应该就要回来了,我去接他们。”说罢,朝着方乾身后之人做了个鬼脸便匆忙的逃离现场,相对于京城的达官贵族,他还是害怕自己父亲一点。

方乾无奈的摇摇头,对着身后之人说道:“素儿,你就宠他吧,这小子有他吃苦的时候。”徐素伸出洁白的双手轻轻揉捏这方乾的肩膀,“老爷,锦儿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再说京城人多眼杂,锦儿在京城也不容易,外面盯着的人多着呢,让他放松放松吧。”

“锦儿也至弱冠之年,是该找个人好好的管管他了。”说着扭头对徐素笑了笑。

徐素掩嘴笑了笑,“我过几天就去打听打听谁家的闺女能配上我家的麒麟子,争取让老爷早点抱上孙子。”

方乾朗声笑道,对外喊道:“去,给厨子说,让他把菜准备准备,今晚老爷我亲自下厨,让这帮小崽子们尝尝为父的手艺!”门外的护卫应声后便匆匆朝灶房跑去。

“走吧夫人,好久没炒过菜了,搭把手。”说罢牵着徐素的手走了出去,徐素甜美的笑道:“那今日妾身就为老爷打打下手喽。”

随着屋内两人朝灶房慢慢走去,大门外,方锦站在门梯下静静的看向远方,等待着下学回来的弟弟妹妹,但他的思绪却仍在京城之中,京中对父亲的议论从无休止,身为汉国四大州之一的霸主,天高皇帝远永远能让上面担忧,加上父亲政敌的游说,使他感受到莫大的压力,他可不相信父亲什么都不知道,毕竟,身为大汉国能让国人说出名字的官员也就两手之数。方锦俊逸的脸上,眉头紧皱,人在荒州心却已经在斗争激烈的皇城之中。

当福伯驾车靠近方宅时,方锦将忧愁一甩而空,面露笑色的对福伯鞠躬,等待着车里之人下车。

福伯将马车停好后,起身下车将小板凳搬出,躬身对着方锦道:“大少爷!”方锦摇摇手,将福伯拉起身“福伯,我从小都是你看大的,不用这样。”福伯便笑便将车帘掀开,只见方钰刚走出来便被方锦抱下了马车,方钰身后的徐平安则跳下马车一把抱住方锦,两个小家伙兴高采烈的抱住方锦。

方锦用手摸了摸方钰和徐平安的额头“嗯,又长高了,想大哥没有?”“想啦!”随着方钰和徐平安的齐声大喊,福伯和方锦也笑了起来,开心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福伯,要不你也去灶房帮帮忙吧,父亲今晚要亲自下厨,上回做的饭就……”福伯还没听完,立马转身向灶房跑去,毕竟,上回他也吃了很多苦,谁又能想到堂堂一州之主居然喜欢下厨,而且手艺还很特别。

身边徐平安和方钰听到大哥的话,身子抽搐一下,面对父亲的这个爱好,他俩可深受其苦,多次向母亲抱怨,可母亲却很是喜欢,对此,私底下也让年龄各异的方家四个孩子组成联盟,多次捣毁父亲下厨的举动。

随着气氛的放松,方钰和徐平安也一句接着一句的问着大哥的京城生活,但随着方锦问道他俩学业情况时,方钰捂着肚子借口跑回屋内,留下无奈的两人。方锦摸了摸鼻头,方钰的小丫头自小多动,远没有女子的静态,可惜身为女子,否则指不定长大能成为一位受人敬仰的将军。“可惜了。”方锦叹息道。

“你呢,小平安,最近学到哪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