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7(1 / 2)

李纲面对张三,拍着肩安慰道:“不要难过,往后我的家人就是你的家人,我的父母就是你的父母,我一定会像亲兄弟一般待你。”说完,他拉起张婉儿面向南面拱手说道:“我,李纲,今日愿与张三结为异姓兄弟,苍天作证,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李纲坚定地说完,顺手拔起三株野草尊敬地朝南拜了三拜,转头坚定地看向张婉儿。

张婉儿没想到李纲如此坚定,男女不分就要结拜,也太草率了些,不过现代的李欣茹,这个臭丫头,说好了要永远做朋友的,现在呢,信息全无。男女又有什么区别,这些日子,李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早比得上亲兄弟之间的关心。想到这,张婉儿也模仿李纲的模样,面朝南面“我,张三,今日愿与李纲结为异姓兄弟,苍天作证,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说完张婉儿也要去拔三株草,可李纲默默中早已为他准备好,递到他手里,张婉儿朝南拜了三拜。

正当张婉儿要把草扔掉时,李纲忙从他手里拿过,把自己之前拜过的三株草和张婉儿的三株草结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串漂亮的六连环。

回到帐营,待李夔回来,李纲把张三会说话和就正式结拜的事跟父亲说了。父亲也点点头表示同意。

古代就是礼节多,更何况李纲这个大孝子,非要摆上香案,父亲大人位居正中,又正式拜见父亲大人,母亲那也留出空位,但还是拜了。张婉儿正式成了李家人。

接下来的交往中,让张婉儿真正感叹自己才疏学浅。一个现代大学生在李纲面前犹如智障。李纲不仅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大才人,他的军事才能和文学造诣都让人叹为观止。他能够上马指挥作战,下马后又能说能写,特别擅长书法和作诗,笔下作品飘逸潇洒,充满了艺术魅力。

在与父亲李夔谈论战事时,李纲更是滔滔不绝,展现出了深厚的战略眼光和独到的见解。他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战局,提出切实可行的战略方案,让父亲李夔也为之赞叹不已。

这父亲培养孩子也是一把好手,从小的培养和历练让李纲养成了勤奋好学,自学成才的好习惯,他广泛涉猎各种知识领域,不仅注重学习书本知识,还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正是这样的不懈努力,现在展现在张婉儿面前,让她想找个缝隙钻下去,赶快回到现代补课去。

一日晚饭过后,营帐里烛火摇曳,李纲向父亲汇报着辽夏的战事。

“父亲,关于今日夏辽战事,孩儿有些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李纲开口,声音中透着沉稳。

李夔微微一笑,挥手示意儿子继续:“纲儿,你向来聪明过人,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李纲点头,开始娓娓道来:“孩儿认为,此次夏辽战役中,虽辽军目前优势较大,但其粮草不济,战线过长,此乃兵之大忌,如果夏兵此时佯装败退,诱敌深入,然后在其粮道设伏,一举截断其补给线。给辽军一个措手不及。”

李夔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此计甚妙,既能消耗辽军实力,又能断其粮道,可谓一举两得。纲儿,你的战略眼光越来越独到了。”

李纲得到父亲的肯定,心中更加自信:“父亲过奖了。孩儿还认为,目前我军应加强对边境的巡逻,防止两方敌军骚扰。同时,可派遣精锐骑兵,等候伏击,经过此战役,辽兵肯定也损失惨重,那么我们就可以乘胜追击,攻其不备,将辽兵一举歼灭”

李夔点头赞同,眼中闪过一丝骄傲:“纲儿,你不仅文韬武略,而且心思缜密。为父有你这样的儿子,实乃幸事。可惜朝廷粮草随时断供,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怕是终会养虎成患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