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梦碎昨日(1 / 2)

楚承安没有看她,只是有些疲倦的侧身望向窗外的漫天星河:“你无须自责,她没有受惩罚。只是,我问她想要什么,她说希望让你看塞北草原…”

塞北,草原…

听到这有些熟悉的名字,苏萍立刻抬起头,怔怔的望着前方。

“草原…长城外,雁南飞,也许骑马驰骋于原野上…”

她没有再说下去,只是叹了口气。

闭上眼,牧草连天的场景跃然心间。

只可惜,这般景象应该再也见不到了。

万仞孤城,边角连天,北地陷于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就像自己被困在这里,犹如丧家之犬。

昔有孔子周游列国复兴周礼,匡正礼乐一改时局,他走过大江南北,无所畏惧只愿达成心中所求,但纵然有如此才华,却依然挽救不了天下庶民。

这双脚太过窄小,被束缚在小小的绣鞋里,终其一生都走不出眼前的铜墙铁壁,走不出弄权者为自己打造的华美牢笼。

她没有多言,只是低着头,静静的等待着。

“不止一次有人和我说过你的愿望,但,这不可能实现。被困在这里的人很多,不独你一个。”

他苦笑着说出这句话,内容是他曾经说过的,却早就不同于当年。

就算声音,也那么陌生,那个记忆里意气风发、潇洒自在的少年大概早就随着旧日的时光被抹去,只剩下如今金玉裹身被人簇拥的帝王。

“溪儿!你瞧,这是什么?”

她接过少年手里的弓箭,急忙上手比划,可惜笔画了很久,就连扛都扛不起来。

她这双手素来是写字画画的,很少扛起刀枪棍棒,但她不是没有这样的愿望。

经书里常常说,学而优则仕,学这些东西不是为了将自己封闭在世外桃源,而是为了真正改变这个满目疮痍的天下,为了践行道。

她知道自己作为女子很难有上阵杀敌的机会,但还是有些羡慕的望着眼前一身铠甲的少年,望着他长袍被风吹起肆意张扬的模样,忍不住想象自己也会变成这样的女将军。

想着想着,她便忍不住吟诵塞外诗,少年听不懂这些文绉绉的话,但听着觉得很有意思,也不免跟着念起来。

“我肯定会成为英雄好汉,济世救民!你知道吗?这一战太子哥哥打的可好了,有哥哥在我就不害怕,我也是很勇敢的!”

他的眉眼间全是笑意,阳光照在少年神采飞扬的面孔上,那样生动,那样活泼。

她也不由得笑了,抽出纸,在上面写写画画,最终画了一幅疆场出征图,将他们几个兄弟都画在一起。

“你们兄友弟恭,这就说明楚国的江山可以永葆啊。太子殿下仁爱,其他兄弟也敬爱太子,这才是盛世!”

那时她是由衷的相信经书上的话,也相信楚国与自己有着深切的联系。父亲总说,若是她好好读书,也有一日可以站在高台上,就像古往今来那些经学先生一样高谈阔论。

若是讲的好,说不定还能进入朝堂、平步青云,来日若是楚国需要,也可以上阵杀敌,弃文从武,立下惊世之功。

那时,她多么想立于君王身侧,实现自己一直以来的抱负,传承儒家的道统。

“承安,你武功高强,将来肯定前途无量,我想拜在您麾下,做一员文官也好。这幅画就当做投名状吧,您发达了一定不要忘记在下!”

她单膝跪下,双手紧紧攥住话交在他手里,在那一刻,她看到他的身后是无数金光灿灿的大道,自己好像也成了可以治国的贤才。

他是那么高大,高大到如同山一般,就要和日月比肩,这就是可以忠于的良材,就像父亲说的,若能找到一位民主辅佐,那就是世上最令人欢欣鼓舞的事。

终其一生,那个古板保守的男人所求的,也不过是一个盛世,一位圣明的君主,以此说出心中所想的机会。

她是他的女儿,应该践行他的愿望。

那时她那般天真而单纯,竟然真的以为在经学的世界里可以允许女人进入,全然忘了自己的身份。

而当日的楚承安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在官场上见的都是些心眼颇多的人,宅院里的女子们又大多暗藏祸心,除了这个傻而天真的姑娘。

她虽在后宅之中,却有一颗文人的心,希望自己有朝一日立于文世之林。

楚承安见过精于算计的女人,见过消极避世的女人,见过用尽手段只为看到一丝阳光的女人,但唯独没有见过这样天真、这样不懂得世间规矩的女人,他完全不明白在如今规矩森严的天下,怎么会有女孩子不明白自己既定的命运就是家人生子,就是一辈子被困在宅院里,但他还是不愿意毁灭她这唯一的天真。

他接过她手中的画,露出了真挚的笑容:“好,我一定好好辅佐大哥,等到我们都实现心中所愿的那日,就可以告别这复杂的分分合合,寄情山水。”

那时的苏萍还不明白世间斗争的残酷,只是在心里暗暗想着若自己有成为臣子的机会,一定要以身侍国,永远不会退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即便后来明白这不过是一座樊笼,她都依然从心里不愿放弃任何一个改变的机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