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所谓“主人翁意识” 2(1 / 2)

回到屋里,何瑞雪花费了一点时间整理完脑海中的信息,初步掌握了原主的记忆。

怎么说呢,来都来了。

她不是个喜欢瞻前顾后,伤春悲秋的人,既然回不去,那她就要尽快适应眼下的一切。

在屋子里走走转转,她将大哥家里的布局熟记于心。

何春生建国后在县里读了高小,后面拜师学电工,跟着师傅辗转来到市里,并在他的介绍下进入第三纺织厂工作。

这些年他的技术不断提升,通过了几次工级考核,如今是4级电工,每月工资53.9,算得上是高收入人群。

可惜65年取消了工人评级,不然凭他现阶段的技术,工资还能再往上涨涨。

大嫂王桃枝是纺织厂家属托儿所的保育员,6级工。

电工和保育员工种不同,评级顺序相反,电工中八级最高,而她是一级工最高。

6级保育员每月工资30.5,看着不多,但保育员作为八大员之一,福利待遇很好,每年都有两次大长假。

更重要的是空闲时间多,能顺便带一带自己的孩子。

目前厂里房屋困难,想要分房没个五年以上的工龄想都别想。

职工住在公家房屋要缴纳房租,房租水电倒是不贵,每个月几毛几分不等,其实就是变相的福利。

何春生和王桃枝进厂早,又是双职工,早早就分到了房,在这个院子里一住就是十多年,算是老住户。

h省位于华夏不南不北的地带,风俗多样,房屋建筑风格比较杂。

家属院四四方方,黑瓦水泥墙,南北各有五间大屋,东西各有三间,中间围着一个水泥场院。

院子里安装有水龙头和洗碗槽,供居民取水和浆洗衣物,西北角有两间公用厕所,布局紧凑,实用性拉满。

大哥的职位不错,虽说没分到筒子楼,但分到了东边的三间厢房,面积足足有九十多平米。

后来随着家里人口增多,他请泥瓦匠改造了一下,将三间大屋隔成了五小间,中间最大屋子的是客厅餐厅兼厨房,两边各有两个卧室。

何瑞雪所在的房间大概十平米左右,只一张床就占据了不少空间,床头摆着原木打成的书桌,进门处是一个有些旧了的衣柜。

地面是平整的水泥地,窗户上嵌着两块小小的玻璃,透明度很低,上面还有许多小泡泡,一股工艺残次品的味道。

窗帘用面粉袋子拼接而成,书写着某某面粉厂,不能指望它有太大的遮光性。

被子和床单都是原色的棉麻布,门后钉了两枚突出来的钉子,挂着一个军绿色的斜挎包,书桌上上摆着几本高中课本。

角落里摆着“为人民服务”的搪瓷杯,墙上糊着报纸,床头贴着张伟人的画像。

大哥家有四个孩子,也是男女各半,何晓团、何晓洁、何晓友、何晓爱,组成团结友爱四个字。

四间卧室,夫妻俩一间,何晓团和他媳妇一间,何晓友跟何晓爱男女有别,但年纪还小,依旧住在一块。

她这间原本是何晓洁的,大嫂安排她们两个年岁差不多的女孩子住在一块,晚上能说说话。

不过原主前几天因为工作的事被同学嘲笑过,心情不好,非吵着闹着要独处,粗暴地把何晓洁赶了出去。

大嫂没办法,只好把女儿安排到了乡下娘家,顺便让她看看外婆。

原主这性格果然霸道,说风就是雨,当然,和家里人无条件的宠溺也脱不开关系。

何瑞雪看着墙上的挂历,心里比原主还着急。

按照如今的形势看,还是得找个工作。

不然就算她不用担心下乡,总不能真的天天赖在大哥家靠别人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