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 元月佳节 10(1 / 2)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很快,就到了岁末。

今年的元月佳节可真是热闹。一轮满月高高的挂在天空,街道上真是热闹非凡。那些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花灯次第亮了起来,平时夜间沉寂的大街瞬间成了灯火的海洋。人们也从各自的家中走了出来,拥挤到每一个繁华的街巷;那些香味四溢的小摊,仿佛在勾引着每个人的馋虫。尤其有趣的是,到处有卖艺的,什么舞龙灯,耍杂技,唱小曲的,围观的人群把表演者一圈圈包围了起来,喝彩声此起彼伏。那些有情人都躲在树荫等处,轻声细语,情话绵绵。难得一年一次的相见,怎不叫人心魂具醉。原先的那些店铺,又怎肯错过这样的商机,家家张灯结彩,送往迎来,生意比平日里还要兴隆。

这么热闹的佳节场面怎么少的了闲雅聪慧的雨叶儿?只见她牵着莲儿的手,走在灯火如昼的夜色里,在人群里穿来穿去,对什么都很好奇。元月当然经常过,可是“古代”的元月风情,可是她第一次亲眼得见啊,真的感觉眼睛都有点不够用。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小女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雨叶儿不禁吟起了诗来。

她的话刚一说完,这是就在人群里响起了一声赞美的话来。

“好,好,好。”在她的耳边响起一个陌生人邪魅而磁性的声音,对雨叶儿的诗句大加赞赏,“果然是才女啊!”

雨叶儿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一名公子模样的正在不远处看着她。

那公子生的玉面朱唇,富贵逼人,却如同他的声音一样,有着说不出的邪魅。

其实她很想说这首诗不是她写的,但她又回过头来想,早在这样战乱的年代,人们是不会知道的。

雨叶儿微微一笑,正想回话时却见周围的人都在用钦佩的眼光看着自己,这使得她有点不自在了。于是便拉着莲儿的手瞬时消失在了茫茫的人海当中。

两人走着走着,便看到前面的不远处正围着一群人,原来是耍杂艺的,只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表演一种独特的杂技。他手持一把剑,身姿矫健地在空中翻腾。剑尖在他手中舞动,宛如一条灵动的蛇,时而刺向天空,时而划过地面,令人目不暇接。

观众们纷纷发出惊叹的声音,不时有人拍手叫好。

“好精彩。”雨叶儿不禁赞叹起来。

随后她们又来到了另一个表演的地方,走到人群边缘,只见一个年轻人手持火把,正在表演火舞。他的动作矫健而优雅,火焰在他手中舞动,犹如一条灵动的巨龙。观众们纷纷发出赞叹声,不时有人投掷铜板以示赞赏。

正当她看的入神时,那位年轻人突然停下了表演,他的目光扫过人群,最终停留在雨叶儿的身上。他微笑着走向她,伸出手说道:“,这位美丽的小姐,你对我的表演感兴趣吗?我可以教你一些技巧。”

雨叶儿脸色一红,一想自己是女孩子,慌忙推脱掉了,说:“谢谢你的好意。”随后,拉着莲儿的手又消失在人群中。

“小姐,你看那里。”莲儿用手指着前面说。

雨叶儿顺着莲儿指去的方向,那里也正聚着好些人,时不时的发出喝彩,时不时的又闹闹哄哄。

“走,看看去。”雨叶儿说。

她们俩娇小的身躯终于挤到了人群的最前端,原来这里的人们正在对春联。这春联可是雨叶儿的强项,在现代的她可也算得上去对对联的一把手了。只见台上站着一个小吏模样的,手里提着一把灯笼,招呼着过往的文人雅士都来献才,人们看的奖金倒是很吸引人,五十两。但这五十两都让许多才子望洋兴叹,至今还没有人可以对得出上品绝句,据说只有对得出上品绝句的人才可以拿走这五十两银子。

但见上联是“乐事逢春,装成锦绣辉元夜。”台下的才子们便开始议论起来。

过了一会,只见一名才子挺身而出,站上台去,“小生薄学才浅,愿对此联。”于是面向大家,挥袖道;“上联是乐事逢春,装成锦绣辉元夜,那我的下联便对灯月交辉,伫听笙歌乐丰年。”此联一出,台下欢声四起,那才子作揖下台。

那名小吏旁边正坐着一名老者,一看便是学富五车之人,只见他捋着胡子,笑而不语。

雨叶儿在台下看着台上的情景,抿嘴一笑,“此对联这么简单,怎么至今还没人对的出来?”

“还有哪位才子愿对此联?”小吏提着灯笼说道。

雨叶儿看了看旁边的莲儿,莲儿微笑着向她点了点头。

“这个对联我来对。”雨叶儿细步走上台去,引得台下众才子两眼放光。

“小女不才,愿对此对联。”

人们一见是女子,便都不以为然,台下议论纷纷。

雨叶儿嘴角勾起了一丝弧度,“上联既然是乐事逢春,装成锦绣辉元夜,那么小女的下联便是:歌声彻晓,引得嫦娥动春心。”此联一出,众才子都惊讶不已,眼前这位聪慧的女子才华横溢,真是另人刮目相看。

老者微微动了下嘴角,站起身来,“小姐真是才女,此对联共有三十人对过,虽然都是佳句,却无一联绝句,小姐此联真是另老夫钦佩不已。”

雨叶儿一见,慌忙推辞道;“小女不才,恰才也是胡乱对下而已。”

老者微笑着把胡须一缕,便招呼小吏取出五十两来,“小姐真是谦虚了,此五十两便是奖金。”

莲儿向前接过奖金,笑着说;“我家小姐本来就是聪颖过人,出口成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