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_分节阅读_第183节(2 / 2)

  苏涣与苏洵兄弟两人已多年没见过面,自要好好叙旧。

  苏辙因要带苏迟回屋,所以就要苏轼好好陪苏不疑说话。

  回去院子的路上。

  任乳娘抱着苏迟,嘴角微微扬起,忍不住道:“看迟哥儿长得多好看啊,若再仔细看看,简直和八郎小时候一模一样!”

  她虽照看着苏辙姐弟三人长大,但因苏辙年纪最小且最听话懂事的缘故,她最喜欢的就是苏辙。

  如今听说苏辙名下要有儿子,说什么都要亲自照看。

  用任乳娘的话来说——她虽年纪不小,却远没有到安度晚年的时候,想要为苏家尽自己一份力。

  苏辙便也只能任由她去了。

  任乳娘将小苏迟抱进屋,忙里忙外,别提多开心。

  苏辙与史宛坐在一旁喝茶说话:“……乳娘为我们姐弟三人忙活了一辈子,临老到了我们要为她养老时,却时常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无用,如今养着迟哥儿也是好事,也免得她整日无事可做。”

  说起来,任乳娘比程氏还要小上几岁,要她整日闲着无所事事,对她来说也是一种折磨。

  所以当任乳娘提出要照顾苏迟时,他犹豫片刻后就答应下来。

  史宛微微颔首:“有任乳娘在,我们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任乳娘只觉在小苏迟身上看到了苏辙小时候的影子,直说小苏迟简直与苏辙长得一模一样,虽说苏辙不明白这孩子到底与自己有哪里相似,但既然任乳娘这样说,他并未出言反驳,只顺着任乳娘的话去说。

  据任乳娘所说,小苏迟乖得很。

  当日她第一次抱着这孩子,他就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她,看的她心都化了。

  如今到了苏家也是如此,小苏迟只是四处打量了几眼,喝了羊乳就香甜睡了过去。

  即便王安石对小苏迟的身世并没起疑心,但苏辙也不敢掉以轻心,他与苏涣等人商量起来:“……自迟哥儿出生后,虽说见过他的人寥寥无几,但为保安全起见,还是不要将他抱到了3外头露面。”

  “小孩子一天一个样子,三两个月就与从前长得大不一样,等着过上半年,就压根看不出从前的影子。”

  “这件事我已有打算,你们不必担心。”

  苏涣点点头:“八郎,你做事我向来放心。”

  说着,他又道:“便是我在眉州,都听说你与王安石闹得水火不相容之事,王安石先前还派过不少人到了眉州,不仅我们苏家附近有他安插的人,就连郭夫子身边,史吉身边,乃至天庆观都有他们的人。”

  “好在史吉很快发现了他们,我与史吉商议一二,便以偷窃贼人之名将那些人一网打尽,送进去了衙门。”

  “衙门里的人可不知他们是王安石派来的人,一人打了二十打板,关了一个月之后才将人放出来。”

  “以我对王安石的性子,他不会就此轻易罢休的,却万万没想到那些人从衙门出来后,纷纷离开了眉州……所以我猜王安石如今又有了什么新动作,能够将你置之死地的动作,却万万没想到他会将算盘打在小皇子身上。”

  苏辙是愈发笃定王安石的狼子野心,道:“想必恰好是那些日子小皇子病重,王安石猜测小皇子凶多吉少。”

  “二伯,您不必担心,我与官家早有对策。”

  接着,他又问起郭夫子,张易简道长以及史吉等人的近况,苏涣直说他们一切都好,要苏辙不必担心。

  倒是苏不疑说起史吉来是赞不绝口:“……一开始我们察觉到眉州有王安石的人,却不好贸贸然对这些人下手,毕竟他们只是四处打听,并没有做出什么作奸犯科之事来。”

  “谁知这件事叫史吉知道后,他气的不行,主动来找父亲,说即便不能将这些人赶走,也得叫这些人知道我们的厉害,正好我父亲也正有此意。”

  “他们两人联手,闹出几场眉州杀人案,这事儿一出,惹得眉州上下老百姓们是纷纷不安。”

  “哪个官员任上出现这等事,都坐不住的,眉州知府更是急的不行,下令彻查此事,查来查去,就查到了这些人头上。”

  “虽说无凭无据的,但的的确确是这些人没来眉州之前,眉州是风平浪静,连偷盗案都没发生过几起,如今这些人一来,竟发生了这等事,这些人就算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再加上这些人被抓到衙门支支吾吾含糊其辞,不是他们嫌疑最大谁能有嫌疑?所以被打了一顿板子就关进牢房,打算等过些日子再审,谁知将他们放出来之后,他们就详实的无影无踪,后来我们就想到是不是王安石又有了更好的对策。”

  苏辙一惊:“二伯与无奈哥一起筹划的这件事?”

  有道是男人至死是少年,史无奈就算已二十几岁,是几个孩子的爹了,但性子与当初仍差不多。

  史无奈做出这等事情来,苏辙是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倒是二伯苏涣……让他很是感动:“多谢二伯了,只是我不懂,那些尸首……”

  苏涣微微笑道:“这几年虽未遇灾害,但老百姓的日子仍不好过,许多人死后用草席一裹就丢到乱葬岗去了。”

  “那几具尸体是史无奈带着人亲自去乱葬岗搬回来的。”

  “八郎,你也不必担心,事后我亲自去衙门解释赔罪过的。”

  “如今任眉州知府的是秦奋秦大人,说起来他曾经还是我的下属,我与他之间有些私交,他对这件事表示谅解。”

  “这次前来汴京,秦大人更是托我带给你几句话。”

  苏辙道:“二伯您说。”

  苏涣正色道:“秦大人说,既然变法一事已是势在必行,还请你务必要将老百姓的利益与国家的安危放在首位,若不然,大宋衰败甚至灭亡乃迟早之事。”

  苏辙重重点了点头:“还请您回去之后告诉秦大人一声,请他放心,我定全力以赴。”

  纵然他并未见过这位秦大人,却也知道这是位有识之士,若不记挂朝廷与百姓,哪里敢说出大宋灭亡之话来?这等话要是叫人听见,闹开来,可是要掉脑袋的!

  苏涣这才放下心来。

  因苏不疑难得前来汴京,所以接下来的几日里就由苏轼陪着他游玩一番。

  至于苏辙,别问,问就是忙的抽不开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