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_分节阅读_第120节(2 / 2)

  唯独司马光面上无多少笑意,等着程氏等人陪张氏说话时,只与苏辙道:“你随我来。”

  等苏辙跟他到了书房,他这才皱眉开口道:“这些时日你可有得罪王安石?”

  苏辙微微一愣。

  司马光这才道:“前些日子王安石就在打听你,我原以为是你得官家看重的缘故,但这两日他已开始打听你在秘书省有无错处,只怕是想抓住你的把柄……”

  苏辙如实将那晚之事道了出来。

  听到最后,司马光是喜忧参半,道:“你也不必十分担心。”

  “王安石这人虽执拗得很,却并不是个心肠歹毒之人,他想要变法是真的,可只要你不在朝中与他为敌,他也不会对你下手。”

  “这是个聪明人,正因他是个聪明人,所以我想,他是想在你羽翼未丰之前拿捏你的错处,来日要你为他所用。”

  苏辙只觉得挺无语的,若王安石将这等心思放在做生意上,只怕很快会成为北宋首富的:“这个王大人可真是……”

  真是叫人一言难尽。

  司马光这才道:“他啊,就是个疯子,以后你看到他绕道走就是了。”

  但苏辙发现,好像根本不行。

  因为王安石除了在秘书省打听他的错处外,更是将手伸到王巩跟前去了。

  王巩是个与谁都能相处很好的人,碰上王安石,他不说相处的很好,却也是能说上几句话。

  王安石如今逮着王巩就问苏辙有没有什么错处,惹得王巩别说杏花楼不敢去,可是连门都不敢出,整日称病躲在家中。

  如今王巩实在憋的不行,来找苏辙说上几句话,还是从王家后门直奔苏家后门而来,活像做贼似的。

  当着苏辙说起王安石这人来,他更是气的牙痒痒,偏偏又将王安石这人一点办法都没有:“……你不知道的是,这人向来行事坦坦荡荡,就算要与你为敌,也不藏着掖着,如今也是,恨不得满汴京找人打听你的错处。”

  “就连这几日我‘病’着,他也来过两次。”

  “我当着他的面差点将肺管子咳了出来,他都没有要走的意思,后来没办法,还是内人聪明,差了女使前来说大夫来了,我这才得以脱身,要不然,还不知道要被他纠缠到什么时候。”

  “唉,你也是运气不好,竟被他盯上。”

  他只觉得这王安石是个不折不扣的怪人。

  苏辙连忙道歉:“真是委屈定国兄了。”

  “委屈倒是谈不上。”王巩摆摆手,有气无力道:“我今日过来只是提醒你小心他一些,这王安石只怕一时半会不会放弃的,我听说他还打算去找欧阳修欧阳大人。”

  苏辙狐疑道:“他找欧阳大人做什么?”

  王巩解释道:“说起来,你虽得欧阳大人看重,却也只是他的门生而已,曾巩你知道吗?这人是欧阳大人的弟子,他与王安石关系还不错,说是这几日王安石缠着他去找欧阳大人。”

  “先前他曾想要说服欧阳大人支持他变法,可欧阳大人对他避而不见,如今又想要说服欧阳大人找出你的错漏!”

  苏辙:……

  果然。

  天才的想法就是与寻常不一样。

  他想也不想就能知道以欧阳修的性子不会骂王安石,却也不会对王安石有什么好脸色,至于曾巩,都得跟着受到几句训斥。

  苏辙连声与王巩道谢,将王巩送去了后门。

  殊不知,这几日苏洵日日盯着他的动静。

  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孩子长到几岁,在父母眼里心里那都是小孩。

  苏洵虽明面上并未怎么问过苏辙这件事,可知晓王巩今日这话后,向来好脾气的他气的浑身直发抖。

  在他看来,自己儿子这么些年辛辛苦苦念书,入仕之后兢兢业业当差,没妨碍过任何人,可王安石却是咄咄逼人!

  他心中不免替苏辙觉得委屈,当即就提起笔来,洋洋洒洒写下一篇《辨奸论》。

  苏洵如今虽在朝中无个一官半职,却在文人墨客间身份颇为尊崇,一篇《辩奸论》很快就传的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通篇文章洋洋洒洒不过几百字,但内容却不说,中心思想却只有一个。

  那就是骂王安石。

  先是说王安石整日将诗书礼仪挂在嘴上,骨子里却是阴狠毒辣。

  这个人是谁呢?

  苏洵并没有明说,直说这个人穿着破破烂烂的衣裳,吃着简单的食物,满脸污垢,嘴里却整日说着大道理,有这样的人活在世上,是大宋之哀,更直指这样的人会导致天下打乱。

  但凡识文断字之人都知道苏洵这是在骂王安石。

  说起来,如今朝中羡慕苏辙的人不在少数,却是远远谈不上嫉妒的,众人嫉妒的只是王安石,因为这人才学实在出众,一路升官像坐了火箭似的。

  这篇文章的流传速度远比苏洵想象更甚,让他颇为骄傲,觉得有不少有识之士都与自己想的一样。

  偏偏刚升官不久的苏辙忙的很。

  等他从同僚口中听说这篇文章后,当即就是眉头一皱,虽说这篇文章尚不知何人所作,但他一听就知道这是苏洵的文风。

  他那同僚还浑然不知,喋喋不休说个不停:“如今朝中分为了两派,一派人觉得这篇《辨奸论》说的很有道理,按理说王安石王大人身居高位,该将心思放在怎么替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之事上,整日闹着说要搞什么变法变法的,这不是吃饱了撑着吗?”

  “当然,也有少部分人说他也是一心为国为民,毕竟如今我朝看似繁荣昌盛,实则却是内忧外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