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_分节阅读_第91节(2 / 2)

  苏轼是有一肚子的话要与苏辙说,趁仆从在前面带路的空当偷偷扯了扯苏辙的衣袖,压低声音道:“八郎,你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苏辙上午也是不懂,可从欧阳修那盛赞的表情中已窥知一二:“六哥,你觉得爹爹才能如何?”

  “自然是无人能及。”苏轼当年是亲自跟着苏洵启蒙,这些年对自己父亲本事如何很是清楚:“眉州众人提起爹爹是唏嘘不已,有人说他运道不好,所以几次落第,有人说他名不副实,可在我看来,爹爹是很厉害的人,所做文章朴实畅达……”

  苏辙点点头:“这就是了。”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今爹爹这颗蒙尘明珠总算被发现了。”

  “咱们该替爹爹高兴才是……”

  苏轼方才只觉不解,如今再回想却只有替苏洵高兴的份儿,脸上的笑容满满,更是放下豪言壮语:“只怕很快咱们苏家父子三人就要名扬汴京了……”

  苏辙无奈摇摇头,却也没有拦着他不准他说话。

  他们又拐了两个弯,隔着老远就听到古琴之音。

  如今春色朦胧,阳光正好,细细嗅来,还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苏辙再听这般叮咛作响之音,只觉甚是动人:“敢问这位小哥,这是何人在弹琴?弹得十分好。”

  苏轼又是羡慕看着他。

  不明白他到底是哪儿听出来的。

  仆从笑眯眯解释起来:“这是我们家大少爷在弹琴,我们大少爷从小就对古乐钟律感兴趣……”

  就凭着这短短几句话,苏辙对欧阳修印象更好。

  别的不说,欧阳修乃北宋响当当的人物,不鸡娃却鸡自己,真乃北宋第一好父亲啊。

  那仆从将他们带到院子门口就转身下去,只留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人听着这悦耳的曲目微微点头。

  苏辙见一约莫十七八岁的男子坐于树下认真拂琴,好看的像一幅画似的,只觉得赏心悦目。

  等着他一曲弹完,苏辙更是率先鼓掌起来:“妙!”

  眼前坐于树下抚琴男子正是欧阳修长子欧阳发,说起来欧阳修仕途与学业之路是顺风顺水,颇为好运,但子嗣却很是艰难,与妻子成亲将近二十年才有了第一个孩子,这孩子正是欧阳发。

  欧阳发看着不过是寻常白面书生的模样,很是秀气,抬头看向苏辙兄弟两人道:“不知两位兄台是……”

  苏辙兄弟二人这才上前自报家门。

  苏辙更是含笑道:“……从前我在眉州时就时常听人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眉州也不乏有学子擅长弹琴,却无一人像你弹的一样好,甚至连你一半都及不上,可方才却有个尾音收的过于急促,想必是一时分神的缘故。”

  欧阳发脸上也浮现几分笑容。

  他身为欧阳修长子,这些年不知见识过多少阿谀谄媚的嘴里,那些人当着他的面夸了又夸,可一转身却说他荒废学业、不务正业:“看样子苏辙兄台也是懂琴之人,不瞒你说,方才弹琴时有只喜鹊落在桌前,所以才会一时间分了神。”

  顿了顿,他更是笑道:“我与你们不一样,我师从宫中乐师胡瑷,从小你们写字念书时我皆在练琴,能弹得一手好琴并不奇怪。”

  “倒是你,既能来我们家中拜会我的父亲,可见是个学问出众的有识之士,还擅音律,实在难得。”

  苏辙:“只是略懂一二而已,只因方才你的尾音着实有些仓促……”

  两人就着方才那首曲子谈论起来。

  苏轼在一旁却是摸不着头脑,怎么他的弟弟懂得食谱,连音律也懂?

  前院苏洵与欧阳修是相谈甚欢。

  后院苏辙与欧阳发也是一见如故。

  等着该首曲子讨论完毕,欧阳发这才后知后觉道:“……你们看我这记性,一提起音律来就什么都忘了,竟还没与你们自我介绍,我叫欧阳发,你们叫我伯和就好。”

  伯和乃是他的表字。

  他虽是个腼腆的性子,但见眼前这两位少年不似汴京少年抹粉簪花,已是颇有好感,再加上他们两人言谈举止是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更道:“……我并非外向的性子,在汴京无多少相交好友,若是两位不嫌弃,可以时常登门做客的。”

  说着,他就意识到自己有仗势欺人之意,忙道:“你们家住在何处?我若得闲,也能登门拜访一二。”

  苏辙笑着道出自家住所。

  他们三人正说着话,就有一女使端着茶汤走了过来,与苏辙兄弟二人福了福身后才对着欧阳发道:“郎君,这是大娘子差奴婢送来的,您快趁热喝吧。”

  欧阳发面上浮现几分痛苦之色。

  他看了看那女使,还未来得及说话,那女使就已抢先道:“郎君莫要为难奴婢,您若是不肯喝药,大娘子肯定会不高兴的。”

  “大娘子一不高兴,兴许头疼病又会犯了。”

  欧阳发只能微微叹口气,继而一口气将一碗汤药喝的干干净净。

  他将碗递给那女使:“这下你可能与娘交代呢?”

  那女使笑着应是,转身就走了。

  苏辙看着欧阳发,不解道:“欧阳兄可是生病呢?”

  “并没有。”欧阳发又是一声叹息,道:“我从小身子羸弱,时常叫汤药养着,时间长了就伤了脾胃,每日都没什么胃口,所以才会生的这般瘦弱。”

  “我娘十分担心,四处寻医问药,替我调养脾胃。”

  “今日这药更是宫中御医所开,只是对我来说,这药好像作用并不大……”

  苏辙与苏轼对视一眼,眼中竟有几分困惑。

  这世上竟有不爱吃饭之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