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_分节阅读_第74节(1 / 2)

  他决心去看看苏轼到底在做什么。

  他刚推开苏轼房门,却发现屋内各色卡片散落一地,以至于他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苏轼听到响动,连头都没抬,专心致志道:“来福,我都与你说了几次了,不必喊我吃饭。”

  “若我饿了,自己会去吃饭的。”

  苏辙很是不解:“六哥,难道在你心中竟有比吃饭还重要的事情?”

  苏轼这才抬起头来,笑着道:“八郎,你怎么来啦?你可是忙完啦?”

  说着,他更是道:“八郎,你快来看看我这卡片做的怎么样。”

  听他娓娓道来,苏辙才知晓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原来那日苏轼见苏辙得了二十贯钱后,是眼红不已,夜里做梦都想着如何赚钱。

  思来想去,还真叫苏轼想到了一法子。

  这灵感还是苏辙给他的,苏辙曾教他将不懂不会的内容记在小卡片上,闲来无事便看一看。

  所以他就有样学样做了启蒙卡片,如今他更是随手举起一张卡片来,笑着解释道:“……就算你今日不来,明天我也打算将这卡片拿给你看看的,如今但凡家中有些银钱的都想将孩子送去念书,可寻常孩子得等到四五岁才能去念书,他们的父母在此之前倒也想给他们启蒙,却是不识字。”

  “我这卡片做的简单易懂,便是三两岁的孩子都看得懂。”

  这张卡片上写的是一个“鸡”字。

  不光写着字,还画着一只活灵活现的大公鸡。

  苏辙不由道:“六哥,你可真聪明!”

  苏轼面上不由露出几分沾沾自喜之色来:“这是自然,你都这样聪明,我这个当哥哥的自然不能被你比下去!”

  他继而与苏辙说起自己的计划。

  比如,他已央求爹爹苏洵带着自己找好了书商。

  比如,他也找娘亲程氏借到了启动资金,这钱也不是白借的,到时候会一并算了利钱还给程氏。

  ……

  不光苏辙,就连擅长生财之道的程氏也对苏轼这个主意很是看好,若非如此,她可不会借银子给苏轼。

  要知道程氏如今在眉州已有“女财神”之称。

  任凭程家使出什么招数,苏家纱縠行的生意仍是蒸蒸日上,甚至去年又开了三家纱縠行。

  如今程氏想的是将纱縠行开往别的地方。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苏家的日子啊,是越过越好。

  等着元宵节一过,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人就重新回到了白马书院。

  念书的日子永远都是喜乐参半的,纵然郭夫子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但他们兄弟两人却是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时常因郭夫子的一个问题辗转反侧,思考到深夜。

  但也是有高兴的时候。

  比如,张易简道长来见老友时,顺便考了考苏辙兄弟两人的学问,不考不知道,一考吓一跳,当即就是面露欣喜,私下更是与郭夫子说以他们兄弟两人的才学,大概明年秋天就能参加乡试,定能高中。

  比如,在一日日的相处下,苏辙兄弟两人与郭夫子的关系日益亲近,虽为师徒,却宛如父子。

  又比如,每每背完一本书,或学到新的知识,其中的快乐更不是用言语能够形容。

  一转眼就到了夏日。

  原先苏辙刚来白马书院时,只觉得门口的铜狮不怒自威,高不可攀,可如今每每从铜狮身边走过来,只觉得这铜狮矮了点,又矮了点。

  厚衣裳一脱,苏辙就像柳条似的,见风就长了起来。

  惹得苏轼很是担忧,更是时常偷偷与苏辙比一比,看看自己比他高多少。

  若是哥哥还没弟弟高,那还叫什么哥哥?

  等着苏辙再次发现苏轼偷偷跟在自己身后比划时,忍不住笑道:“……我都与你说了多少次,夜里得早些睡,还有羊乳,也是每天都要喝的。”

  “虽说羊乳有点腥,但喝了才能长得高高的。”

  在他的要求下,程氏索性买了两头母羊养在了白马书院,以保证他们师徒几人每日的羊奶。

  苏轼心虚低下头。

  他一向在吃食方面颇为讲究,只觉得羊奶太腥了,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会将自己那一碗羊奶偷偷倒掉。

  看样子,以后不能这样了。

  他们兄弟两人到了书房,即便无人盯着,就开始温习起郭夫子昨日教授的内容起来,遇上不懂的,还时不时互相请教一二……

  正当他们温书温的正认真时,却听见外头传来仓促的脚步声。

  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人齐齐抬头,就见着青山闯了进来。

  青山身后还跟着平安。

  平安更是一脸焦急,开口就道:“六少爷,八少爷,不好了,老太爷快不行了!”

  苏辙下意识站了起来,忙道:“平安哥哥,你说什么?”

  他三岁之前都是在苏老太爷身边长大的,可以说一众孙辈之中,他与苏老太爷感情最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