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_分节阅读_第57节(1 / 2)

  “她老人家大有一副若是夫人不答应,就不罢休的意思。”

  苏辙想了想,决心明日去会一会这位从未抱过他的外祖母。

  当天晚上,不管是苏老太爷也好,还是程氏,王氏等人也好,亦或者闹腾的苏五娘,谁都没有在苏辙与苏轼兄弟俩人跟前提起程老太君这老妪婆。

  他们只说起纱縠行生意蒸蒸日上,说起如今苏洵大概已快到汴京,说起大厨房给苏辙与苏轼兄弟俩人又做了什么好吃的……当然啦,苏辙也没主动提起这等扫兴之事。

  等着用过了晚饭,苏辙主动换了衣裳陪苏老太爷下地播种。

  不得不说,苏老太爷对种地是真爱。

  春日正是万物播种的季节,因白日里苏老太爷惦记俩孙儿,是无心种地,到了傍晚合家团圆后便吩咐婆子将菜地附近都挂上灯笼,加班加点播种。

  苏辙见了,自是义不容辞陪苏老太爷一起。

  当他挽了裤脚站在田里时,竟生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原因无他。

  他只听说过有人挑灯夜读,却没听说过挑灯种菜的。

  一晚上买这些油灯的银钱都能买几筐子菜了。

  看样子苏老太爷种的不是菜,而是开心和快乐。

  苏辙如从前一样在一旁给苏老太爷递各种器具,陪苏老太爷有一搭没一搭说话:“……翁翁,您为什么这么喜欢种菜?”

  方才他也是劝过苏老太爷的,如今时候太晚,可以明天再种菜也不迟。

  可苏老太爷不肯答应。

  如今苏老太爷一边佝着腰播种一边道:“种菜多好啊,简单得很,只要付出就一定有收获。”

  “这世上妄图不劳而获,一步登天的人太多太多,若是能够选择,谁愿意种菜?”

  说着,他老人家笑看了苏辙一眼,道:“我是不赞成你小小年纪就要去天庆观念书的,可既然你也想去,那就去吧。”

  “既然要做一件事,那就将他做好。”

  “既你决心念书,那就如你二伯一样,念出个名堂来。”

  “到时候叫眉州老百姓提起咱们八郎来都竖起大拇哥儿来!”

第36章

  苏辙重重点了点头:“翁翁, 您放心,我会的。”

  他更是忍不住在心里想,历史上的他可是比苏涣厉害多了!

  苏老太爷又与他说起路上的苏洵来:“……你爹爹也不知道到没到汴京, 虽说他年纪不小, 却一直都是小孩子心性,如今身边就平安跟着,也不知道照没照顾好他。”

  “如今虽已开春, 但天气反复无常, 考没考中进士倒是无所谓,可别得病了。”

  苏辙忍不住直笑:“虽说您和爹爹在一起时时常吵吵嚷嚷的,却是十分惦记他的。”

  苏老太爷正色道:“这是自然。”

  “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 父亲也是一样担忧的,别看你爹爹平日不着调,心里也是极喜欢你们几个的。”

  “到了出发前几日,他就磨磨蹭蹭不愿动身, 还说想去天庆观看你们兄弟俩个,却被你娘劝住了。”

  “后来他收到你写的信, 高兴的像个三四岁的孩子似的,还没你稳重, 还专程拿给我看了,说你很是想念他……”

  苏辙眼前顿时浮现出苏辙那高兴雀跃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谁知下一刻, 他就听见苏老太爷长长叹了口气道:“唉,说起来你从小还是在我身边长大的, 敢情你在书院就只想爹爹, 却不想翁翁……”

  苏辙忍不住笑出声来:“翁翁,方才您还说爹爹像几岁小孩似的。”

  “我看真比较起来, 您与他也是差不多的。”

  顿了顿,他更是道:“我在书院怎会不想您?不过是平日里羞于表达罢了,这次想着爹爹要去汴京赶考,说这话要他高兴高兴!”

  苏老太爷一听这话顿时是面上一喜。

  苏辙索性乘胜追击起来:“翁翁,时候不早了,不如这剩下的菜籽明日再种吧?”

  “您又不是那等一二十岁的年轻人,若是您累病了,我肯定会担心的,哪里能够好好念书?”

  果不其然,他这话一出,苏老太爷就回去了。

  翌日一早。

  苏辙刚起身,正与苏轼一块用早饭,就听说程老太君来了。

  如今元宝与来福兄弟俩人在苏家跑跑腿,做做杂事,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兄弟俩人就肉眼可见胖了起来,他们记得苏家的恩情,当起差来十分用心,得了苏家上下所有人的喜欢。

  特别是元宝,嘴又甜胆子又大人又勤快,今日更是见到程老太君进门后这才跑过来,更是跑的上气不接下气:“不好啦,不好啦,程老太君又来了!”

  苏轼一向不喜欢这位外祖母。

  想当初程老太爷在世时,他偶尔跟着程氏前去程家,程老太君对他与程之元等人就是区别对待,有什么好吃好喝的都先紧着程之元等人吃。

  用程老太君的话来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他是泼出去水的儿子,是外人的外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