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_分节阅读_第49节(2 / 2)

  陈太初出生寻常,两年前才由寡母带着他前来北极院拜师,彼时他是大字不识一个,但如今已是“乙”班的学生,每每考试皆是第一名。

  苏轼虽好学,但他更好吃,好玩,好睡觉,比起陈太初来差了许多。

  故而北极院的学童提起陈太初来都很是佩服。

  寒门难出贵子。

  寻常百姓家想要培养出一个读书人,实在太难太难。

  像那靠着努力出人头地的,不免更值得人钦佩。

  苏轼也是面上一惊:“呀,陈师兄怎么在这儿?”

  他这话刚说完,就明白过来。

  即便苏家未开纱縠行之前日子艰难,却也是吃穿不愁,家中有奴仆在的,从小到大他觉得最难受的事儿便是在程家遭人奚落。

  如今北宋虽国泰明安,却也是有许多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想要读书更是奢望。

  苏辙与苏轼兄弟俩人虽隐约知道陈太初家境不好,但看着他衣裳上一身补丁,手都冻紫,却还是有些意外。

  北极院昨日傍晚才放假,今儿一大早陈太初就来了书行,可见是等着银钱过年。

  一旁的厮儿瞧见这两个小娃娃很有意思,便与他们多话了几句:“你们认识他?”

  “他一手字儿倒是写的不错,以后定大有出息,可惜啊,却受家中拖累……”

  苏辙听他说来,这才大概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陈太初的父亲早亡,家中只有一个寡母在。

  可惜他那寡母身子不好,特别是这一两年时常生病,从前原本能靠着纺纱赚几个子儿的,如今只能日夜卧床养病。

  虽说张易简道长已免去了他的学费,但他还有寡母要养,只能私下抄书维持寡母的吃穿用度。

  听到最后,苏辙与苏轼都沉默了。

  偏偏不远处的书商还在与陈太初讨价还价,皱着眉头道:“……你字儿的确是写得好,可如今马上过年了,不知道多少读书人等着钱过年,这抄书的价自然就贱了。”

  “这米面肉菜都能有涨有跌,难不成给你们的工钱只能涨不能跌?天底下可没这样的道理!”

  说着,他更是不耐烦挥挥手,没好气道:“你若是嫌钱少,那你抄的书我就不要了!”

  “你拿回去吧!”

  陈太初清俊的面上顿时涨的通红通红,低声道:“好,三百文就三百文吧,那……我想问问,这年后抄书的工价还会涨吗?”

  “您也知道,我娘还等着这钱抓药吃了!”

  那书商嗑着瓜子道:“你问我,我问谁?我如何知道?”

  “年后的事年后再说吧!”

  陈太初道谢后,这才红着脸走了。

  苏辙与苏轼看着他落寞的背影,对视一眼。

  呸,这书商真是个奸商!

  苏辙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良心的,在商言商,谁都想以低价买好物,可压榨一半大的孩子,未免太不厚道了些!

  这书商就是算准备陈太初缺钱,不敢与他翻脸!

  他们兄弟俩儿抱着书走出了书铺。

  方才那书商瞧见他们很是喜欢,打趣了两句:“若你们早些将抄好的书送回来,我多给你们十文钱。”

  苏辙也好,还是苏轼也好,谁都没搭理他。

  一出门,苏轼更是忿忿不平道:“这人可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奸商,比你还黑心!”

  苏辙:???

  苏轼却是不解道:“八郎,你说这人愿意多给咱们些钱,为什么不愿意给陈师兄?”

  “他长得肥头大耳的,一看就不缺钱。”

  小小年纪的他实在想不明白。

  ‘

  苏辙便为他解惑道:“世人皆捧高踩低,那书商阅人无数,更是其中佼佼,一眼就能看出我们并非那等靠抄书度日之人,若是价钱给的不合适,我们转身就会走的。”

  “但陈师兄不一样,陈师兄是靠着这些银钱度日的,自能压价就压价,他更是知道,不管他怎么压价,陈师兄下次还会来的。”

  苏轼听闻这话,又道:“哼,奸商!”

  殊不知苏辙这话只说对了一大半,还有的一部分原因是书商见他们,特别是苏辙长得活泼可爱,这才出手大方了些。

  这就与见了漂亮的花娘愿意多花几个钱是一样的道理。

  苏辙原是心情很不错的,可想到方才见陈太初离开的那一幕,心里却有些不舒服。

  年关将近,街上是热闹非凡,陈太初离去的背影是单薄又落寞。

  说来也是巧了,苏辙他们兄弟俩人刚上了马车,就见到不远处的陈太初从药铺出来,眉头紧蹙,半点笑意都没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