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_分节阅读_第28节(1 / 2)

  野鸡瓜齑是北宋家里常吃的小炒,用酱瓜、笋丁、野鸡肉、葱白拿猪油爆炒的美食,又香又鲜,很是下饭,苏辙很喜欢吃。

  但这会子的苏辙却是一点胃口都没有,连连叹气:“娘,我好累啊。”

  他可知道苏轼刚启蒙不久每日就能学习一百个生字,他可不像这样累。

  程氏却摸摸他的脑袋,笑着道:“过几日就好了。”

  一副完全没商量的意思。

  苏辙听她话里话外皆是累久了就没感觉的意思,只能化悲愤为食欲,多吃饭。

  可很快,苏辙就意识到自己将启蒙一事想的太过于简单。

  他有心藏拙,苏轼学一两遍的字他要学上五六遍,程氏见状,便想着勤能补拙,所以要他每日将生字认完后再一个字抄上百遍。

  他刚流露出不满,程氏就道:“八郎,有道是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你天资平平,只有加倍努力才是。”

  “当初你二伯就很喜欢抄书,虽说你年纪小不懂好些字的含义,可抄的多了写的多,就能明白了。”

  苏辙:……

  好吧。

  经此事,他是想了又想,决定还是藏拙为好,毕竟比起小小年纪被送去天庆观念书,这几千个大字也不算什么。

  可每每苏辙练完大字后,还是连连感叹道:“真的好累啊!”

  他只是个不到四岁的孩子,难免精神不济,更是忍不住想,要是自己生病就好了,这样就能躺在床上好好休息。

  有道是好的不灵坏的灵,到了夜里,苏辙就浑身发热起来。

  任乳娘连忙去喊程氏,又是用温水擦身子,又是请大夫,足足忙了半夜。

  大夫如苏辙所愿,叮嘱他好生休养几日。

  这下,苏辙可不用读书写字,而是要喝药。

  古人信奉良药苦口,每碗药是又浓又苦,苦的苏辙直皱眉头,偏偏任乳娘说喝药之后不能喝水,要不然会冲散了药性。

  苏辙只觉得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好在没两日他就收到了苏轼的来信。

  没错,年仅七岁的苏轼已经会写信了,不光给苏洵,程氏与苏老太爷各写了一封信,还给苏辙也写了一封信。

  任乳娘不识字,只能请程氏过来给苏辙念信。

  程氏轻声念道:“八郎,见信如见人,你在家一定要听爹娘与翁翁的话,莫要顽皮,我在天庆观一切都好,你莫要担心……”

  听到最后,苏辙有几分震惊:“这封信真的是哥哥写的吗?”

  他只觉得苏轼去天庆观念书没几天,像长大了不少,有了点当哥哥的样子。

  程氏道:“这的确是六郎的笔迹。”

  "读书能知礼,可见这话没说错。”

  “八郎,等你好起来了,娘再教你启蒙。”

  苏辙小脸一垮,脸色简直与喝药时差不多,更是好奇道:“娘,六哥与你们写信说了些什么?”

  程氏直道:“没什么,不过说些家长里短的话。”

  她一想到苏轼写给他们信中的内容就觉得好笑,不管写给她的,亦或者写给苏老太爷或苏洵的,信中只有一个重点。

  我不想在天庆观念书!

  我要回家!

  爹!娘!翁翁!你们快救我回家!

  这等教坏弟弟的话,程氏可不会与苏辙说的,她轻声道:“八郎,你可要与六郎回信?你不会写字不要紧,我帮你写!”

  苏辙想了想,这才道:“娘,您与六哥说,说我已经开始启蒙了,我已经会认识几百个字,再过些日子,就能与他写信了。”

  “娘,您再告诉六哥,就说他走了之后我生病了,不过如今看过大夫,喝了药,已没什么事……”

  他虽并非聒噪之人,可一想到苏轼,脑海中就浮现一个坐在案几前可怜巴巴的小身影,就想多与他说说话。

  所以到了最后,他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话,足足写了五页纸,写的程氏手都酸了。

  程氏不是不心疼苏轼。

  只是她更知道读书不是那么简单的,她知晓天庆观的伙食肯定没有家中那样好,所以便命大厨房做了些吃食。

  但如今天气热了,一些菜是放不住的,只能做些豆豉,羊肉酱送过去。

  苏家已许久没吃过羊肉,程氏想着贪吃的苏轼,想了又想,还是当了支陪嫁的簪子买回来些几斤羊肉。

  当傍晚苏吃饭时看到炙羊肉时,是微微一愣:“乳娘,怎么会有羊肉?”

  如今已是六月,他还记得上次吃到羊肉还是过年的时候。

  任乳娘只含糊说不知道。

  苏辙想着待会儿去问问程氏,如今他跟着程氏启蒙,家中不宽裕他还是知道的。

  不过他正病着,对上炙羊肉这道大菜没什么胃口,目光被豆豉吸引了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