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158(1 / 2)

   站在楚昭自己的角度,他蒙在鼓里,死得不明不白,但站在读者的视角,事情却很清晰。

   楚昭死在内阁首辅和次辅的斗争中。

   这两人是朝堂官员中目前党羽最多势力最大的,彼此夺利互相制衡,两年后他们之间的争斗白热化,首辅终于把手伸向了军权,这条路上他要除掉的第一个就是楚昭。

   皇子王孙要获重罪,无非两条,要么造反,要么通敌叛国。

   首辅一派的官员伪造信件,污蔑楚昭通敌,脏水一盆接一盆,甚至说楚昭这些年的胜仗搞不好都是勾结外敌演的戏,还说他意图谋反,要求严查。

   皇帝最听不得皇子要造反,盛怒之下先把楚昭下狱,再着人调查。

   次辅一看好机会啊,边在朝堂上义正言辞为楚昭喊冤,边派人暗中下手,让楚昭死在了狱中,还把锅推给了首辅党。

   楚昭的死不仅打了首辅党一个措手不及,还让皇帝也懵了,更是给了皇子们一记重击。

   二皇子楚照玉本来就千疮百孔的心理状况更加雪上加霜,听到消息时当即一口血喷出,晕死过去。

   虽说后来首辅次辅全都被收拾了,但二皇子心病也越发重,基本没得治了,沈子衿觉得若是楚昭能活下来,楚照玉大约也不会心力交瘁,过早撒手人寰。

   后来因证据不足,秦王的罪名没能扣实,得以用王爷的规格下葬,也没有波及王府。

   所以说,要保楚昭,根源在首辅和次辅。

   目前两位大臣正如日中天,而沈子衿只是个拖着病躯的小小世子,即便成功当上侍读学士,也只是个没权没势的闲职。

   凭这样的起步,要想蚍蜉撼大树,多半避免不了加班。

   穿来两个多月,沈子衿都快忘了加班的感受了,但是,他掐指一算,按照原著剧情,老皇帝三年后就得归西,首辅次辅被打包送走的时间也差不多,也就是说,他最多只用辛苦三年。

   现代社会里辛辛苦苦加班,想要加班工资还得跟公司斗智斗勇,但这里奋斗三年换的是一条人命,可太划算了。

   三年后再退休,自己也才二十四,无房贷无车贷无压力,好日子还长着呢,不亏。

   而且……

   沈子衿将一勺蒸蛋送进嘴里,香软顺滑,齿颊留香。

   从前半夜吃泡面,现在顿顿吃大餐,冲着这些饭菜,他也愿意帮楚昭加加班。

   不做就不做,既然都可能加班了,就一定要尽最大全力保住楚昭这条命,否则岂不是白忙活。

   要从长计议,也还得再观察观察楚昭。

   如果楚昭在原著没写的地方其实已经悄悄参与朝堂争斗的话,沈子衿要拿出的对策当然就不同。

   沈子衿做好决定,初步理清思路,往嘴里塞了口狮子头。

   ——身体是革命本钱,实施计划前,他先得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养足精神再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