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49(1 / 2)

   半个月后,半个月,沈子衿脑内飞速运转,秦王成婚半月后原著里有什么重要剧情吗……啊,还真有!

   半个月后,应当是二皇子通过暗中的谋划,成功把刑部和吏部某些官员拉下马,换上自己人的日子。

   楚昭是要借二皇子的秋风,顺便帮他把殷南侯算计进去,还是说,二皇子的谋算里根本就有楚昭的手笔?

   原著里说过三个兄弟关系很好,但谋算这类大事,光关系好不够,得有能力入场,才能做一路人。

   沈子衿想得入神,手指无意识来回摩挲杯子。

   楚昭还不知道自己的话在沈子衿心头掀起怎样波澜,继续琢磨:“这半个月里,殷南侯说不准会上奏要拿回世子之位,我们得先稳住这关,不能让他得逞。”

   退烧后,沈子衿的脑子就恢复了该有的水平,一心多用,边想着楚昭的事,边顺着他的话分析:“他要踩低我,无非拿两点做文章,一是我以男子之身为妻,二是无官无职,比不上沈明鸿。”

   “没人规定男妻就不能继承爵位,第一条好说,用嘴就能堵得他哑口无言,第二条嘛,给沈世子要个官做做也不难。”

   沈子衿张了张嘴——

   楚昭摸摸下巴:“但你的身体要修养,不适合当值,我想想,现在还有没有什么品阶够高又清闲,还能请个一年半载病假的……”

   沈子衿又把嘴闭上了。

   他本来要秒答自己不想做官,但真的有不用上班还能拿工资的好事??

   打工人做梦都不敢这么梦。

   楚昭打了个响指:“有了。”

   沈子衿:还真有!?

   “翰林的侍读学士还空着一个,清闲能请假,从五品,比沈明鸿官阶高,正合适。”不仅如此,楚昭还半带调侃,“白大人如今也在翰林,你们还能做个同僚。”

   即便不去上班,名义上的同僚也是同僚,日后见面说话都方便很多,简直一箭多雕,楚昭觉得自己安排得可太周到了。

   翰林本不是那么好进的,作为皇帝的秘书团,是文人举子挤破脑袋也想争的位置,向来只有殿试前三甲才能将翰林作为起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比高考还刺激。

   但到承安皇帝这里,格局出现了改变,因为皇帝开始重用太监。

   拟旨、文书以及奏章相关的事,承安帝顺手就用身边的太监办差,虽然没有正式设立什么秉笔太监的位置,但做的事也差不多了,这不是减轻了翰林院的负担,是让不少职阶稍低的学士直接没事可干,权力地位大大降低。

   如今侍读学士不过是个无权的职位,承安帝应当不介意赏出去,而且只要人没惹着皇帝,请假随意。

   但在大多官员传统思想中,翰林这块金字招牌依旧璀璨,六部还是很欢迎翰林出身的人。

   若成为了侍读学士,沈子衿无论以后是想混吃等死,还是加官进禄,前后都有路。

   熟读原著的沈子衿知道翰林不受宠,但不知道一天班都不上就能直接请长假。

   打工人的神仙待遇,有志之士泪洒黄河。

   楚昭选得太合适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