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两代因缘25(1 / 2)

法会时,何铁衣展开神识,虽然已大致感应到二显一隐的气机,基本确定了有三个感机者,但每个感机者具体所感之机,则只有感机者明悟在心,说法者也不知。

至于感机者如何依所感之机,合机追寻进境,或者是否能成功,则还是修行在个人。说法者也不过是点化出了契机而已。

牧土师的开示也是法修说法的一种,只是按法修仪轨,符合诸多严格限定,才称为开示。

刘遵十四年前就已是炼气巅峰,虽然以玄修而言,这个年纪才开始冲击筑基,即便成功,也止步于此境了,金丹境基本就不要指望了。但正如此时的钱如龙,如果四十多岁成就筑基,立一方修真家族,也超过大多混迹炼气境一生的玄修了。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一线之隔就隔到了现在,快六十岁了。六十岁是筑基的大限之年,若六十岁之前还不能破境,基本就筑基无望,道途断绝。

修为常年停滞,最易消磨修行之志。刘遵一力苦修五六年而境关无任何松动后,以往的意气风发也被自疑自怜取代,他预知凭自己的资质努力是绝无望了。

从这时开始,他便开始向外求,成为多位法修的列名供养人。

玄修依止法修,无所积累的修士多与法修结眷属缘,他们为法修办事奔走,以寻求庇护,修行灵地,灵物等;而身家较厚的,则多与依止师结供养缘,他们一般修为较高,也不太缺修行灵地,甚至以灵地灵物等供养依止法修,多是为了福田增寿和点化破境的机会。

刘遵就是后者,他炼气四层时,机运不错,与人结仇,跟踪敌手后,成功堵门搏杀。就在太湖中的一岛屿上,他发现了敌手的秘密修行道场。

收拣遗物后,他得知这道场乃敌手父辈中一位筑基修士传下来的。灵地很小,只五丈长宽的一小院,但灵气近乎二阶,应该是某种因素导致了残破,才由二阶退化。

院子不大,但园圃中却生长着满园一阶上品灵草。刘遵欣喜若狂,有了秘密的修行灵地外,这么多一阶上品灵物,也够他在外换各类修行物品了。

由此,他才十几年间连连破镜,从炼气四层直至炼气巅峰。所以他灵物并不缺,积累还颇丰厚。

成为何中宪的供养人后,何中宪作为资深开土依止师,师父与师兄都是普福寺传度师,修为深,见识广。他以神识探查刘遵后,却指出,刘遵的寿元一直在缓慢但坚定地减少中。

法修的开土依止师,就是以福田增寿为刹土基本神通的,自然对凡人和修士的寿元异常敏感。刘遵经多个他所供养的依止法修探查后,算是确认了这点。

但寿元不断减少的原因,却始终不清楚。或许是天生灵根资质使然,或许是修炼功法因由,或许是受了某诡秘的法咒之消减,都有可能。

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先止住问题恶化,再慢慢寻机,不然眼看寿元日夜不断流逝,以后有机会也来不及了。所以,刘遵加大了各法修的供养,更是名列何中宪供养人第一名。从各依止师那里增加福田分量,也即福分。法修们以刹土神通,为他不断增寿元。

这么多年,一减一增,算稳住了,但修为依然无寸进。

两年前,何中宪往生时,刘遵因为已年近六十大限,其实已经心灰意冷,对修为破境基本不报希望了。只想多增加点寿元,逍遥度世。

钱如龙因一直负责莲池观供养人,香家,邑社等依止众事宜,与刘遵相熟。交往中,刘遵也很欣赏这位仿佛十几年前意气风华自己的剑修。

自己进境基本无望,而钱如龙却在继承何中宪侍神后修为猛进,筑基大有希望,只烦恼于缺筑基后的修行道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