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住世正法16(1 / 2)

莲池观,法堂旁。

何铁衣绕阵区踱步间,仔细回忆关于黄仁风的信息。

普福寺明世堂堂主,法修二层传度师,与何中宪不是同代修士,应是何中宪师父白元老人一辈的,修为比同为二层境的文梦阁要高很多。

种子境的传度师,前期要熏染法种,后期要追寻立义论,二者都需修士长年四处游历巡山。而黄仁风掌普福寺善世堂,不可能经常在外。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他已是种子境巅峰,完成了义论,只不过在寻机破境,成就胜解牧土师。这才能长期在宗门。

法修第三层,胜解境牧土师,可经自己刹土而神游他土。半步牧土师,应该已经初步接触到了一些牧土师才有的威能。

自己当时刚刚从他土下生而回,以黄仁风的修为,应该是从自己身上感应到了些什么。

何铁衣心神顿紧,但随即马上放松下来。

宝云院的资深牧土上师大修士,在法会上都没查校出自己的秘密,黄仁风也不可能的。顶多是如宝云院牧土师一样,感应到了自己从凡尘土而回。但为什么让我慎选住世正法呢?

何铁衣又努力回忆当时在善世堂拜见黄仁风时的细节情景。

黄仁风认可了何铁衣继承何中宪观主之位的事情,虽谈不上明确支持,但绝无任何含糊。

应该是对莲池观有善意的,至少不是何中宪在普福寺内的对头一方。

那么就是知晓他从凡尘他土而回,也感应到了自诞的法性,但他作为半步牧土师,晓得他土而回所诞生的法性可能有某种特殊性,从而要特别注意住世正法的选择,甚至有限制或者禁忌!

所以他出言善意提醒。

所谓住世正法,在世不在法,在十三缘中为世缘,而法性为法缘。

法道中的所谓“法”,并非单指经法术诀,也指一切外在世相。牵缠世缘,就是要选择本土本世,或者他土他世。

何铁衣理清了其间的微细之处,又结合自己方才法性中的异动,有了个猜测。

他陡然闪身,踏步入阵!

史大郎与范齐亮等四人见何铁衣一直绕着阵区踱步,以为观主在探查熟悉该阵,所以几人也不在意,忙碌一上午,自在一旁歇息。

阵虽已布成,此时却无人主持起阵,照理应该无任何反应的。但何铁衣刚入阵区后,就有一股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泛起,且越来越强烈。

他强行按压住这种古怪感觉,起法力展开神识,探查此阵的内外灵气运转关枢禁制。

“轰!”

识海内的白色光束剧烈抖动起来,却不同于红色光束牵缠众缘时的那种盘旋扭曲。后者是在何铁衣牵引下主动牵缠,而前者明显带着抗拒甚至排斥。

何铁衣收了神识,笃定了先前推测。

他法性圆满,应该是感应到了这法阵中蕴含的本土经法,白光束才自动排斥。很显然白光束的牵缠对象必是十三事中的住世正法了,也就是世缘。

只是之前,法性中的红光束也只是提醒他,是不是合宜的牵缠时机,从未主动推拒某一缘。而白光束只不过感应到了可能的牵缠对象,甚至何铁衣自己根本都还没起心念,就主动排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