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殷通出兵 46(1 / 2)

刘啸授予蒙都和敬一白两人全权之权,嘱托两人相互配合,自己要闭关一段时间,暂时不会回来处理政务。

于是天晶山灵矿洞多了一个辛勤的矿工。一连七天,昼夜不停,刘啸挖掘了十来丈的地方,也没能再发现一颗灵石。

“难怪灵石如此贵,一周都挖不到一颗。”刘啸自嘲道。

刘啸没有放弃,一直在挖掘着,将坚硬的岩石变成一小块,仔细检查有没有藏着灵石。相对数年,甚至数十年修炼才能精进一步,挖掘灵石快速增长功力的成本太低了。

又经过三天挖掘,一束光线从一个岩石发射出来。刘啸大喜,显然是一块灵石。

幸运之神向来青睐勤奋的人,它的光临虽然很偶然,不过有时候也是一种必然。

就这样,差不多二十天过去,刘啸在第一块灵石附近,挖掘到了五颗灵石,全部是下品质量。灵石差不多够了,也要回大本营看看情况怎么样,离开白雾镇太久了。

三月中旬,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真是一个用兵的好季节。

还好,白雾镇一切正常,在蒙都和敬一白的全心全力管理下,军务政策推进有序,现在军队兵力已扩充到三十六万,预备兵也征召了三十万;民政方面,二十六镇春耕全面开展,水利道路等设施完工进度明显可见。

刘啸很满意,提了一个观念,“军无法不威,民无法不立”,要求白雾军上下,所有官员和百姓都必须遵守已制定的法规制度,执行过程若存在明显问题,由相应官署速速发起改良,否则以渎职论处。

萧天行现在是白雾军的总监军,执掌中军剑,巡视八方,专司法纪。冷面寒霜,执法严明,是除刘啸之外,唯一对镇守以下民政官员有先斩后报权力的官员,白雾军上下怕萧天行甚至超过刘啸。

二十八镇迅速大治,风气为之一振,官、民之间关系,官府行政效率成为千年以来最好时候,整个白雾军的向心力迅速增加,对刘啸的拥护率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四月下旬,太安州太守殷通手握军政大权,麾下战将千员,军百万,整军备战两年之久,兵精粮足,思“若此强兵不正当扫除寇敌”,与族人商议,皆道当出兵,成就殷家赫赫之功。

来日,殷通于太守府设宴,会集诸将,议北方叛乱之事。酒过三巡,殷通道:“诸位将军,百万大军齐聚太安州,人吃马嚼,日费粮食浩大,若迁延日久,恐粮草不敷,兵士锐气尽失;现今兵雄气盛,正可乘势平定北方,以报王廷知遇之恩。”

来自中州瞿岭城守备杨闯质疑道:“太守大人,王令,固守双龙关,擅自出兵,恐不合适?”

殷通哈哈一笑,说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京城数千里之外。且兵无常势,事事请令,如何应敌,我等牧守一方,为国家计,当临机决断。我自会修书报备王廷。”

贺宁州百叶城守备罗云峰接着说道:“大军兵发舒州,双龙关于我军事关生死,非能将不可守。”

“罗将军之忧,我早有安排,大可放心。”

经过商讨决议,太守殷通亲率八十五万大军兵出双龙关,殷通之侄,百罗城中郎将殷平率兵五万镇守双龙关。出关之际,殷通郑重嘱托侄儿殷平,“平儿,双龙关乃我军后路,也是我国北大门户,一旦有事,国朝危矣!故非至亲至信之人不可当,你从军十年,素来谨慎,万不可大意。双龙关城高易守,有事多与关宁等诸位副将商议,切记不可出关。叔父,还有殷家的命运现在全部拜托给你了。”

殷平慨然道:“谢叔父信任,请放心,殷平必将竭尽全力,力保双龙关固若金汤,侄儿今日起,起居就在这城楼上,随时等候叔父大军凯旋。”

殷通大军,准备多时,八十五大军出关,以迅雷之势,迅速击溃郭济雄南部军团,兵锋直指舒城。

刘啸得知殷通出兵消息,在将军府,召集白雾军文武重要官员商议对策。

陈宰献计:“将军,殷通已经击溃郭济雄南部兵团,我们必须响应出兵,趁势扩大地盘。按照此前商议,咱们也是太安军团一部分。如若再无行动,可能会招致殷通的敌视。”

“我们与郭济雄签有盟约,如果毁约攻击盟友,岂不失信天下。”新收的谋士王匡道。

“笑话。此乃天下大势之争,成王败寇,岂能困于一纸。”陈宰豪横大声道。

董宓点头,“不错,我们现在的身份是平叛官军,如若不出兵,必然会被视为叛国者,没有大永国王廷的承认,义军就是贼兵,必会被天下大多数州不耻。建议,白雾军主力向东北挺进,占据雾隐山脉到舒庸山之间广阔的舒州东部地带,此地偏僻,不会招致太安军团红眼,安心经营,也能成为霸王之资。还有一个好处,不用直面乾州仇勒的百万大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