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情势逆转 40(2 / 2)

蒙都对舒城谣言之事,毫不知情,正在跟陈宰商议军事。

陈宰道:“大帅,我有三策可供参考。一、对五子镇围而不攻,不出两月,粮尽必然投降,此策最稳,伤亡最小,耗时最长;二、我军势众,四面城墙昼夜不停猛攻,两周内必克,我部可能要折损万余兵士;三、分兵八千围城,其余之众全力东进,与二十里外的刘啸决一死战。分兵进军,后方存隐患五子镇,风险最大。”

蒙都略作思考,沉声说道:“第一策,大王不会给我那么多时间;第二策,损失太大,没有意义;我选第三策,四万多大军仍两倍于刘啸,如此富裕的战争,我蒙都若还没有自信一战,以后还有何面目随大王南征北战。”

第二日,蒙都亲带大军绕过五子镇,气势汹汹向刘啸大营杀过去。

两军列阵,刘啸没有出寨迎战,他在等舒城的那位大王犯错。蒙都行军纪律严明,斥候四处出击探测敌情,部队保持紧凑队形,前后呼应警戒,一般偷袭很难成功,尤其是在这地形平缓的白雾镇。

蒙都骑一匹棕色骏马,没带兵器,单枪匹马来到营寨前不远处,大声喊道:“白雾军刘啸,可否寨前一叙。”

寨内众人见此大喜,要求趁此良机,乱箭射杀蒙都于营门前。

刘啸严肃说道:“不可,蒙都六品高手,普通士兵箭矢难以伤他;再者,我军向以仁义之军自诩,岂可行小人行径,失名望于天下。我去会他,此人在北方信义卓著,不会有危险。”

刘啸着明黄铠甲,独自骑一匹白马来到营门前。

两人相互致礼,蒙都笑着说道:“老夫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直到今日,方信世上真有少年英雄。刘啸,你的出现让我大开眼界。我很欣赏你。”

刘啸抱拳诚恳道:“谢蒙帅夸奖。刘啸不过江湖一匹夫,幸得兄弟们支持,忝为首领,不足自耀。倒是蒙帅,自起兵以来,攻城拔地,无往不胜。且品性高洁,天下闻名,我亦敬重万分,今日若不是两军对垒,必设盛宴邀蒙帅一叙。”

“哈哈哈!刘啸,现大军压境,白雾镇周边要道,皆被我重兵把守,你插翅难飞。全军败亡,只在片刻。舒州王,志在推翻腐朽的大永国,造福亿兆百姓,不如归顺帐下,你我携手,以后封侯拜相,青史留民。岂不快哉!”蒙都豪气说道。

“大帅青睐,啸感激不尽。今日一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不过还是要劝大帅一句,君有擎天之才,但郭济雄无用人之胸度。天下大势,不在舒州王。”

又交流数言,两人惜别。

刘啸紧闭大营,不出门对战。蒙都攻阵三日,进展不大,刘啸把营寨守得像一个刺猬。

翌日,蒙都收到大王信函,看完在营帐中嗟叹,惆怅不已。大王在信中严厉斥责蒙都消极作战,纵贼猖狂,灭我舒军之威名,下军令要求七日内必须剿灭刘啸,否则军法从事。

更让蒙都震惊、心寒的是,他收到舒城好友密函提醒,大王秘令镇东将军齐云调十二万大军南北布防,摆出攻击姿态,将自己大军左右钳住,明显不信任,防着自己造反。

陈宰找大帅议事,见蒙都十分沮丧。关心问道:“大帅,我军稳操胜券,全歼刘啸指日可待。何事如此烦恼?”

蒙都将信函和镇东将军布防之事,尽皆告知,陈宰亦陷入沉闷之中。

半响,陈宰冷静说道:“君疑臣,则臣必死,自古如此。大帅,现今要么放下兵权,归隐江湖苟全性命;要么自立,轰轰烈烈一战。胜则王侯将相,败则不失英雄之名。”

蒙都沉思不语。陈宰又道:“郭济雄,非天下明主,心胸狭窄,性急寡恩,早晚败亡。今虽面临绝境,我愿与大帅共进退。”

蒙都长叹一声,“本欲做忠义之臣,却不得不自保求生,天下未定,大王何急之乎!”

又坚决说道:“陈先生,我意已决,今日起,与舒州王郭济雄君臣之情,一刀两断。下一步我们该如何走?”

“与白雾军讲和,携手共御舒州王大军。我观刘啸,有王霸之气,所作所为正气凛然,不是小气之人,大帅可亲与商议联盟事宜。”

“陈先生,言之有理。”

当晚,蒙都与刘啸单独在一块空地会面,秘密交谈半宿,交谈内容无人可知。但蒙都回营后,立即在五子镇东面放开一条通道,随后一支小队带着补给物资秘密入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