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将军叹 75(1 / 2)

“江寒说得有道理啊,华夏的文化,我们自己作为华夏人,确实不能把他们丢了。”

“听了,怎么有一种羞愧的感觉呢。”

“江寒说得好棒,华夏人就得把华夏文化捡起来,发扬光大!”

“.......”

很多网友在力挺江寒的这段话,但也有很多网友杠江寒的这句话。

“说得那么冠冕堂皇,自己好像也没做什么很有意义的事吧。”

“文化,它能当饭吃吗?整这些毛用?”

“过时了的东西就是过时,过时就会被淘汰掉,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话是这么说的,可戏曲听起来真是枯燥啊。

有好听的歌曲听,为什么还要去听那种枯燥的东西呢。

真搞不懂,天天打着传承华夏文化的旗号。

也没见,看没见创作出什么好东西。”

“........”

江寒看到杠精们的弹幕,自动忽略掉。

跟这些人讲再多的道理都没有用。

就跟对牛弹琴一样,说不通。

只能用行为去说服他们。

江寒拿起一把折扇,开始他今晚的任务。

“捻书信几张看妙笔生花,剪一纸凉薄风暗换年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玉肌破晚霞,忆下剪影漫思茶。”

“搏一朝红颜看兵临城下,圈两处恩怨绣万里书画。”

“怎知芙蓉凋落花朱唇吻琼沙,斜风细雨点醒十万花。”

......

江寒缓缓唱起歌来。

歌声柔美,旋律古风。

直播间的观众们惊了。

“这首歌叫什么呀?真好听。”

“好柔美的歌声,古风感觉非常浓重。

很有艺术色彩,这首歌没听过呢。”

“.……......”

众人在好奇这首歌时,惊艳的戏腔,传入耳朵里。

“君不见城西烽火入花楼,关山外谁带吴钩。”

“可怜着羌笛不解塞外秋风愁,此一程乡关万里空悠悠。”

“残月下远影孤舟,君不言我不语筝缓心忧。”

......

“绝了,好听,好听,这不是用戏腔唱的吗?

上次听到江寒的《赤伶》很惊艳。

以为,那种风格,也仅此一曲而已。

没有想到,又来了一首,而且还那么好听,完全不输《吃赤伶》啊。”

“不会是一首新歌吧?”

“实话告诉你,刚刚查了,这首确实是新歌,而且还是江寒作词作曲的。

他也太厉害了吧,能写出这么好的歌,还唱得这么好听。”

“戏曲部分也太好听了吧,我倒是喜欢这种风格的歌曲,这样戏曲也很好听啊。”

“……”

“搏 一朝红颜看兵临城下。”

“圈 两处恩怨绣万里书画。”

“怎知芙蓉凋落花 朱唇吻琼沙。”

“斜风细雨 点醒十万花。”

“君不见 城西烽火入花楼。”

“关山外谁带吴钩。”

“可怜着羌笛不解塞外秋风愁。”

“此一程 乡关万里空悠悠。”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