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赢在起飞线上的陈冰 3(2 / 2)

这个早熟的婴儿在心里叹了口气,然后装着摆弄了收音机一会儿后,再次发动了他的哭泣攻势。

大约五分钟后,当外公新买的,崭新的大红收音机出现在陈冰手上后,他终于止住了哭声。

此时的屋子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以及小舅小姨都在,他们亲眼目睹了自己拿到好的,能用的收音机后就不再哭的场景,一时都有些惊奇。

围在一起感概了一会儿后,他们离开房间各自做事去了。

第一次使用小孩子特权的陈冰有点点心虚,但这些心虚在收音机面前全都显得无关痛痒。尤其是当收音机里传出丹尼尔·雷德克里夫朗诵的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时,愉悦的心情尤为明显。

什么,你问我怎么知道是这个人朗诵的这个?

当然是因为在朗诵开始前,有一段中文的介绍了,不然还能是我听出来的不成?

听到这段中文介绍词的不仅有陈冰,一旁的柳月也清清楚楚地听到了。

她先是陷入一阵沉思,然后在看到陈冰认认真真听着后,选择性地闭上了嘴巴,屏气凝神着,就像生怕打扰了某一重大事件一样。

在充满磁性的声音持续了几分钟后,她蹑手蹑脚地走下了床,打开房门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这种感觉很奇妙,明明自己对这朗诵也是一知半解的,却很轻易地就沉浸在了其中。每个熟悉或者是不熟悉的单词,都像是强盗一样,狠狠地侵犯了陈冰的大脑。这种被知识墙间了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这就是婴儿对于语言的敏感吗?

不,如果是这样的话,世界上三四岁就会多种语言的人一定比现在要多,所以说,是自己成人的灵魂与襁褓时期的身体,混合作用下的结果吗?

暂且把这些猜测放到一边,陈冰如痴如醉地倾听着收音机中传来的朗诵,久久不能自拔。

而在他看不到的窗边,他亲人们此刻正在那里观看着他。

……

时间一晃眼就过去了六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外公的大红色万利达收音机几乎成了他的私人物品,每天他都会吵闹着让家人给自己放外文的朗诵。

而每当听到这个时,陈冰就会配合地不吵不闹。

由此,当跟自己同届的高考生们还在裹着尿布玩拨浪鼓时,自己就学会了包括英语、日语、葡萄牙语、俄语在内的四种语言,而且是精通!

虽然葡萄牙语和俄语还处在只会说不会写的文盲状态,但考虑到本宝宝才七个月半,这份成绩已经足以笑傲全球的同龄人了。

不是,你跟一群裹着纸尿布的小屁孩比有意思吗?

旁白憋说话,羡慕就直说。

总之,陈冰现在怎么说也算是精通五种语言了,在这个翻译软件水平有限,国人普遍崇洋媚外的时代,他高低也是个高端人才。

不过,要说问题的话还是有点。

那就是自己平常不能有事没事就蹦出来几个洋文,他虽然会说,但在口语练习的时候要确保身边没有别的人。

正常小孩是一周岁的时候才会说话,所以自己哪怕再迫不及待,也要憋到十月份的时候再开口叫爸爸妈妈。不然的话就不是天才,而是像被人附身了一样可怕。

除此之外走路也是一样,陈冰给自己规划的是到九月末再“学会”。

虽然还不能走路,但陈冰早在一个半月前,已经在家人面前解锁了“爬行”技能。所以现在整个家都是他的活动范围,无论想去哪都不用再找司机,这种感觉就跟在城市里有辆比亚迪小汽车一样方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