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海盐,迫在眉睫13(2 / 2)

“王爷,这可是十万两啊!皇宫之中开销用度,一年也不一定能花这么多。”

李祐很无奈,这些人眼睛就只能看到眼前的。

“太少了,继续加量!”

“王爷,流民都来了,吃喝拉撒开销极大。”老黄提醒道。

流民进入工坊之中,成了工匠,加上本来已经有的工匠,五千人,每天光粮食的消耗就极为恐怖。

李祐心里面盘算,现在的产量一天十万斤,并没有达到工匠的极限,但却达到了运输岩矿石的队伍的极限。

十万斤盐,那就得有十倍重量的矿石,这一点,李祐险些给忘了。

如今净利润达到十万两,这还是预售制度带来的,必须要改良一下制盐的方法了。

“老黄,安排几百人连夜去海边,用桶装运海水。”

话音落下,老黄还没有反应过来,运海水干嘛?

可马周已站不住了。

“王爷,您这是要用海水制盐?”

李祐抬头看了一眼马周:“怎么?不行吗?”

马周咬咬牙:“王爷,马周游历海边的时候,曾经见过当地百姓用海水蒸煮,出来的盐都是粗盐,极为苦涩,甚至还会有毒。”

“目前大唐书籍之中并没有记载任何用海水制盐的方法啊。”

老黄在一旁笑了,“马周啊,你是没有见过王爷化腐朽为神奇的厉害。”

“卤矿石能吃吗?但王爷就是把卤矿石变成了精盐!”

李祐此时拿起笔,在纸上写下。

“纳潮、制卤、结晶、采盐、贮运。”

随后在纳潮两个字之后,开始书写,生风,极为迅速。

海水制盐虽然速度慢,但产量是真的高,而且可以大大的解放劳动力,封闭工坊之中,多少工匠可以解放出来,干点其他事情,难道不好吗?

说干就干,赚钱的事情,不能慢。

长安,大唐皇宫,太极殿。

李世民结束了一天的政务,面带疲惫。

长孙皇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来了,手里端着莲子羹。

“陛下,臣妾熬了莲子羹,请陛下用膳。”

李世民长吐一口气,一边喝粥,一边享受长孙皇后的头部按摩。

突然,李世民像是想起来什么一般,放下了手里的勺子。

在堆积如山的奏折之中,开始寻找一些东西。

终于,他眼睛亮了,拿起一封奏折,脸上挂满了得意的笑容。

“小家伙,齐州那个地方可不好干,来,让朕看看你是不是已经快撑不下去了?”

按照李世民的计划,李祐在青州最多坚持三个月,就会求爷爷告奶奶,让阴妃过来求情。

小小年纪,就敢顶撞皇帝,长大了那还了得?

这个年纪把他放在封地,就是要让他长点记性。

可下一刻,李世民就张大了嘴巴,眉头拧的跟川字一样。

“征调工匠,征调流民?”

“不对啊,这小家伙要搞什么事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