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天佑大清! 278(1 / 2)

金秋十月,翠绿的草原渐渐披上了黄色的纱衣,在秋风中摇曳身姿。

康熙率领四路大军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将漠北部族联军围困。

纳兰珠穿着汉语男子的衣裳,头发高高竖起,眉毛也被她画的更粗了些,脸上不施粉黛,一丝唇脂也没擦。

身后背着弓箭,英姿飒爽的站在康熙身边。

“众将士听令,全力进攻,不论生死。此战结束朕带你们回京过年!”

“吼!吼!吼!”

“回京过年!回京过年!回京过年!”

华夏子孙总是对“年”有一股执念,在这个日子里若是没有归家全家人都觉得这一年过的不甚圆满。

这四个字此时此刻比起封赏来说更能牵动众将士的心。

在上战场前全力鼓动起将士们的信心是战胜的充分条件。

康熙抽出剑,直指漠北联军王帐,极具气吞山河之势,看的人血脉贲张。

“出发!”

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马蹄声混杂着步兵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踩踏的脚下的大地都在微微发颤。

举目望去,领头的恭亲王常宁英姿勃发,头上的红樱在苍穹下随风飘扬,似乎在说:众将士,请跟随我,我们一同取狗贼命,护卫山河!

明亮的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夺人的光泽,一大片的银光被反射到地上;参差长矛直指敌人,凛冽的寒光仅仅是看着便让人不寒而栗。

贴地的马蹄以不可阻挡之势冲锋,扬起的尘土滚滚涌动,犹如潮海般袭来,下一秒似乎就能将敌人吞噬殆尽。

更不用说虎视眈眈的红衣大炮,二十台大炮雄赳赳气昂昂的一列排开,向敌人张开巨口,等待着将他们全部吞噬。

清军此战做足了准备,在蒙古人尚未反应过来之时就到了近前。

道保夺过一人的长刀在马上大声警告,“放下武器者不杀!主动投诚者无罪!我大清与蒙古世代兄弟,你们切不可听信小人谗言!”

本就军心不齐的漠北蒙古部落一下子更加军心涣散,连基本的列阵都做不到。

一队丢盔卸甲的兵卒踉踉跄跄的跑到王帐报信,满身的血污、斑驳的面孔以及那绝望的眼神,无一不在诉说着他们刚刚经历的屠戮。

有几人的身上伤口还在持续不断的往外渗血,冰冷的战甲也抵御不过大清勇猛的、一致对外的将士。

最前方的将士一把拽下肩膀上的箭,喉咙里难以遏制痛苦的呻吟。

毕竟像巴图那样的狠人还是绝少数。

“王爷,王爷!大清突袭,我方东面、南面尽被突破,王爷快走,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