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父母是真爱,五个孩子都是意外 63(1 / 2)

前面朱元璋听的一知半解,毕竟如今他虽然也在尽量读书,但是很多东西还是没有读到。

农学经济作物的历史这块,还是朱元璋尚未踏足的领域。

也不知老天此时播报这个是因为什么。

听着听着,却忽然提到他的名字。

朱元璋浑身一震,马上跪直了些,随后眼睛越来越亮!

哈哈哈哈,老天又在夸他了!

果然,那棉花什么的,一听就是个好东西,值得他推广!

嗯嗯,没错,这就是他老朱会做的事情!

开垦荒田,那是必须的啊!

“棉花是吧,好,棉花。”朱元璋嘴里嘀咕着,才叩完头站起身来,就见徐达搓着手走进了他的帅营。

“真是冷啊,这天儿。屋里一暖和就趁的外面更冷。”徐达说着,坐在朱元璋身边,刚想说什么,却听朱元璋问他:“你见过棉花没?”

“棉花是什么花?”徐达一愣。

朱元璋却是想起一些:“之前咱们碰到元朝那些鞑子,他们是不是都穿着厚厚的马甲?”

“咱们人也有穿的啊,用芦花填充起来,厚的很。”徐达不以为意道。

朱元璋却不这么认为,只一边念叨着“棉花”,一边将徐达叫近些商量了些事宜。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原本还不可能对上元朝呢,毕竟陈友谅和张士诚一左一右虎视眈眈瞧着他,而元朝则是由韩林儿牵扯视线,正好顾及不到。

但为了搞到他想要的东西,徐达趁夜带领一队轻骑北上,快去快回,未伤人命,却弄回一袋袋白花花又轻飘飘的东西。

马氏想要棉花,至少还是用银钱去买了些;

朱元璋想要,却连一文钱也不必花费。

他特地选了一些好的,兴冲冲带着回了家,可一进门,迎面而来的却也是大团大团的棉花。

原是马氏自己动手,用纺车纺出棉线又织成布后很是来了兴趣,便又使人收购了一些棉花,又调了十几个年纪稍大的婢女来学习,以备之后在纺织厂教新人。

当然,这想法也是马蓁蓁提出的。

朱元璋不知呀,他只看着一院子的棉花傻了眼,只觉得自己背回来的这一坨实在是……少的不好意思拿出来了。

但知道朱元璋也令人搞了些棉花回来,马氏很高兴,又催促他一定叮嘱人将棉籽都留下:“蓁蓁要的,说四月里正好种下,来年冬天便可做棉袄穿了。”

这“棉袄”,自然也是马蓁蓁的说法。

却实在通俗易懂,两人一听一个明白。

朱元璋连忙应了下来,又探脖子往里看:“蓁蓁呢?”

“最近总也在研究种子,我想着,等开了春儿地上不冻了,把留给她的那块地再多开出来一些。”马氏道。

她也不明白女儿什么时候开始对农事这般感兴趣了,但因为马蓁蓁的特殊性,她总也愿意支持女儿。

朱元璋被提醒,倒是想起另外一件事:“建工厂的那块地人丁稀少,我听说,他们做活也不是特别累,或许明年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开垦些田地来。”

“也好,种一些桑、麻也不错。”马氏正好也在想着这事儿。

夫妻俩默契多年,一个对视便明白了对方心中所想。

返回